時間:2020-10-29 10:15 國際學校網
以前是知識就是力量的時代,現在是思維就是力量的時代,這個時代需要你的新想法,然后調動資源去實現這個想法。
——摘自10月24日李筱彤現場演講
2020年10月24日,由遠播教育集團、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在上海寶華萬豪酒店隆重舉辦。
第三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堅持“教育點亮人生,創新引領未來”,助力教育向著多元化、個性化、綜合化的方向不斷發展。本次大會集聚海內外專家、學者,以國際視野探討中國教育話題,聚焦教育的創新、教育的未來、教育的現代化與國際化,進行智慧的分享與思想的碰撞。
今天,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現場聚集了20000+學生及家長,他們與現場眾多專家學者面對面交流教育理念,現場解析孩子擇校困惑,很多家長表示受益匪淺。
在本次大會上,上海市燎原雙語學校IB PYP課程總監李筱彤為大家帶來了主題為《理性思考的力量—兒童哲學如何助力孩子應對未來》的演講,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他/她分享的精彩內容。
演講嘉賓
李筱彤
上海市燎原雙語學校IB PYP課程總監
曾接受英國SAPERE兒童哲學系統訓練3年
國際高級證書持有者;
法國哲學實踐研究所培訓師;
中國兒童哲學特約培訓師;
廈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客座講師;
IBO亞太區講座特邀嘉賓。
演講內容
今天,李筱彤總監的主題演講主要圍繞以下三個維度,以燎原雙語的課程體系為切入點,對孩子的哲學教育展開了深度討論——
第一:燎原雙語學校的課程體系
第二:10后孩子面臨的未來教育特征
第三:燎原雙語的兒童哲學課探索
那么關于這些問題,我們來看看李筱彤總監的精彩解讀~
▲李筱彤精彩演講
01 燎原雙語的課程體系
首先非常感謝各位家長,我是Sally Li,來自上海市燎原雙語學校。有很多人會問我為什么會加入燎原雙語這所學校。首先是因為教育理念的契合,家長選擇一所學校的時候相信同樣講求三觀一致,教育理念基本一致。我們學校是一所致力于通過根植中華面向世界的全人教育,發展學生對于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培養具有民族情懷的世界公民和終身學習者的學校。
此外,我們是一所K12一貫制學校。而且,我們的小學和初中都已經接受了IB官方的授權認證,是小初雙認證的IB世界學校,我們的高中DP項目也是候選學校。自從去年上海開始搖號之后,相信很多家長都很關心如下問題:我的孩子到一所學校后,能不能一直讀上去?項目和項目之間,學段和學段的課程銜接是不是連續且穩定?
我們學校是為孩子提供連續穩定縱向打通的課程的。您從這張PPT上可以直觀地看到,我們的1-5年級就是IB的小學項目,紅色部分是IB的中學項目,藍色則進入高中項目。我們從一開始的頂層設計,就希望為學生提供連續穩定的K12課程體系。
▲李筱彤的演講PPT截圖
我們小學項目主要教學內容是國家課程以及相關的延展和補充,采用的課程架構是IB的PYP課程。教學特點是雙語浸潤,小學、初中、高中都是雙軌甚至是多軌發展的,每個項目都下設不同的學部和課程,以滿足家長多元化的需求。
在座的各位家長如果跑課程介紹展會比較多的,可能見過這四個圈或者其中的某一個。這是IBO世界文憑組織提供的四個項目的課程圖譜,從小學、中學、高中到職業發展項目。我校目前小初已經是雙認證的了,DP是候選學校。我們可以很自豪地說,上海目前這三個項目都拿全的學校屈指可數。縱向擁有連續穩定課程連貫性,橫向具備雙軌甚至多軌課程,滿足家長們的不同需求,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一點。
▲李筱彤的演講PPT截圖
我們都說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情。現在做的事情是為了培養孩子十年、二十年甚至是更久以后的能力,以及為整個人生做準備。家長也常會有這樣的抱怨或者不解,孩子在小學和幼兒園的時候,覺得快樂教育就好了,到了初中高中才發現孩子跟不上了,或者發現小學項目和中學項目之間差異太大,孩子一到轉換路口就顯得尤為吃力,切換困難。 作為學校,我們要反思這樣的現象,從而也無可避免地需要思考。既然教育本身是面向未來,且連續一體的,可是有多少學校真的會站在未來出口的角度去逆向設計整個課程?并且做到不同項目之間的的清晰銜接和打通?我拋磚引玉,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校的做法。
在做課程設計和回顧的時候,我們學校有打通整個小初高課程的學術委員會,確保各個學段都清楚地知道對方在做什么事情,以及每個項目的目標和標準。也就是說孩子在我們學校讀完小學升入下一個項目的時候,確保能夠滿足初中項目的學習期待,并做好相應的課程銜接和課程準備。初中升高中,同樣如此。
以我校其中一門課程的小-初-高項目的逆向設計和縱向打通為例,IBDP里面有一門核心課程叫認識論即TOK。幾乎世界各個DP學校的學生和老師都吐槽,這簡直是是全世界最難的一門課!那什么認識論課呢?簡單地說,孩子在小學和初中已經學了很多的知識,但他們往往并不知道為什么要學這些知識,以及這些知識和學科有什么關系,而TOK課程就是幫助任職者反思知識的本質和追問我們為什么學習知識的學科。聽上去就很抽象對不對?所以,這個課的確對學生和老師的思維和邏輯能力要求都很高。
但是這種智力上的挑戰和突破也是IBDP課程的含金量之所在。做為學校和家長,這個時候我們除了抱怨難于上青天,更需要去思考,在小學、初中甚至是更早的幼兒園,我們做過什么事情去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如果家長、老師和教育者從來沒有系統地做過這樣的事情,怎么能期望孩子到了十年級十一年級就突然擁有了這些高階的思考能力呢?除了思考能力,研究技能、社交技能、溝通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同樣如此。這些能力都不可能等到孩子大了就突然擁有,能力的培養需要循序漸進。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為了培養學生到DP階段TOK所需要的批判性思考和全視角思考能力,會逆向在初中階段設計公共說理和寫作課程,再往下倒推小學階段則會開始兒童哲學課程,從而確保孩子的能力培養是一貫且穩定的。
這是我們學校的小學課程架構圖譜。左邊是基礎型課程,是大家常見的一些基礎科目,中間是探究型課程。我們都說未來打通學科之間的綜合能力很重要,而我們小學的核心課程之一就是超學科探究課程UOI,還有圖書館課程以及信息技術素養課程,包括編程和基礎的計算機素養等。拓展型課程里面也有很多,非常學院有接近100多門選修課供學生和家長根據自身需要進行選擇。今天我主要從兒童哲學這一個小的切口去介紹我們學校的課程和教育理念,相信大家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李筱彤的演講PPT截圖
02 10后孩子面臨的未來教育特征
我們說理性思考助力孩子應對未來,那這一代孩子面對的未來是什么樣的呢?
我個人總結了一下10后孩子面臨的未來教育有以下特征:
第一,信息爆炸
未來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這一代孩子是天生的數字居民。他們從一出生起就跟父輩和祖輩的童年不一樣,網絡和信息的暢通,讓他們每天會接觸到大量的信息。面對魚龍混雜的信息,未來對孩子們的批判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出了挑戰。相信上半年疫情,大家關于這一點應該感受尤為深刻。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和突如其來的疫情,幾乎每一天都有辟謠的消息出來,真真假假,可是我們的孩子真的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主要是批判性思維能力)去篩選和鑒別這些消息的真偽了嗎?
第二,物物相連
未來也是一個物物相連的社會。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張巨大的網編織在一起的世界里。這對每網上節點的合作和溝通能力要求很高,即未來社會對孩子的合作和溝通能力要求比祖父輩的要求高得多,科室孩子們真的準備好了嗎,學校的課程里真的有落實這些能力嗎?
第三,自我意識
未來還是個很多人都自我意識強烈的社會。這一代10后出生的孩子比起長輩有著更加強烈的自我表達意識,每個人都覺得我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在人人都更加自我為中心的時代和未來,孩子該如何自處?又如何與他人相處?這對每個人的關愛能力和同理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同質競爭
未來也是一個同質化競爭非常嚴重的時代。如果我現在問IB課程是什么?相信大部分家長的第一反應是掏出手機百度搜答案,孩子獲得信息越便捷的時候,信息同質化的程度越高。這個時候孩子如何在信息海中間脫穎而出,怎么能發現跟別人不一樣的點,怎么讓別人能看見自己的不同,這對孩子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筱彤精彩演講
03 燎原雙語的兒童哲學課探索
上面講到的四個特征都是孩子未來要去面對的,它們對應的是分別是四種核心思維能力,而兒童哲學就是基于重點培養這四項思維能力而誕生的。
相信家長朋友會說,培養這四種能力挺好的,但我始終還是想不明白兒童哲學跟我的孩子有什么關系,沒有辦法把兒童和哲學兩個詞放在一起。
兒童哲學著重培養的是孩子思維能力,哲學是追溯思維能力本身的活動,是希望幫助我們的孩子成為更加會思考、更加周全貼心、更加理性的人。
以前是知識就是力量的時代,現在是思維就是力量的時代。這個時代需要你的新想法,然后調動資源實現這個想法。兒童哲學最早是美國的科學家和哲學家皮爾斯提出并在科學家中實踐的,后來美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約翰·杜威先生把他的這一套理論用在教育中做實踐,發現也非常有啟發。
最后,馬修·李普曼教授創立了兒童哲學(P4C: Philosophyfor Children),因此他也被認為是兒童哲學之父。現在兒童哲學已經在全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行。近些年,上海的一些優質民辦學校和國際學校也在引進。下圖是我們在美國夏威夷做兒童哲學的場景,還有在日本、伊朗、澳大利亞等世界各地實踐兒童哲學的場景。
▲李筱彤的演講PPT截圖
批判性思維:我們會注重培養孩子的發現問題、提問、推理和論證的能力。
關愛式思維:比如我們會著重培養孩子的傾聽、評價的能力。
創新性思維:孩子們是否能建立聯系,我說的和你說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孩子能不能根據各種信息去做出猜測。
合作式思維:孩子是否知道在團體探究中,如何得體地進行回應、交流和支持。
我們在每一項思維都有非常詳細的目標和評估描述,這些美好的教育理念和思維目標不能飄在天上,而是真正通過一堂堂課落到孩子們身上去。
我們學校有單開的兒童哲學課,跟我們的超學科探究主題系統整合。除此之外,但我們把兒童哲學課也作為方法論融進所有的學科,探究課、語文課、數學課、甚至是藝術、道德和法治等,全部會進行超學科的融合。
讓我們再聚焦一些,IB小學項目有六大超學科主題。孩子在每一年都會循環學習這六大主題,比如“我是誰”這個超學科主題。如果您的孩子在我們學校讀一年級,接觸的第一個探究課題會是社區,二年級是學習人和人的關系,三年級是學習身體系統,四年級是個性,五年級是變化。
在不同的年級的探究課和兒童哲學課上,孩子一旦有這樣的思維訓練之后,會提出很多讓你超級吃驚的問題,有的可能回答不上來,但都是不折不扣的哲學問題。比如孩子是不是都在家里問過我從哪里來?人死了以后會去哪里?什么是真的朋友?什么是愛?孩子有很多哲學的本源性思考,而通常家長如果沒有這方面學習和意識,就只會覺得孩子在問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從而錯過了一些寶貴的教育啟蒙契機。
我們學校有完整的兒童哲學三級課程體系,即除了開設面向學生的系統的兒童哲學課程,我們也為老師和家長提供課程,即P4T(Philosophy for Teachers) 和P4P(Philosophy for Parents)。上半年疫情期間,我們仍然堅持為家長舉行了線上的家長培訓,家長們參加完之后都說我終于知道回去怎么跟孩子進行高質量的聊天了。
等疫情形勢穩定一些,我們也會邀請本校家長來校開設線下兒童哲學工作坊。做為一所IB學校,我們非常重視整個學習社區的建議,重視終身學習者的培養。而學習社區里的學習者,不單單指孩子,還包括我們的家長和老師們。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開設兒童哲學三級課程體系的原因。
其實除了前面提到的4C,我們從去年下半年開設已經著手開始做5C的頂層設計了。因為我們深感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當今時代,多元文化包容并存,價值觀碰撞劇烈,國際形勢又不穩定的今天。我們也相信經過這次疫情,大家對“文化的理解和傳承”的深刻性和重要性會有更多的體會和認識,所以我們希望能把這個部分放進課程設計和能力培養中,幫助我們的孩子更好地應對這個多變未來,也希望兒童哲學背后彰顯的理性思考的力量能真正培育理性的公民社會。
▲李筱彤的演講PPT截圖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
2024上海國際化學校有哪些?該如何選擇?面對海量的國際化學校,可能很多家長都有各種各樣的教育困惑:不知從何處掌握各大學校的最新招生信息?想為孩子做規劃卻無從下手?
2024年國際化學校怎么選?什么樣的課程適合孩子?想探校卻不知該從哪里預約?由遠播教育舉辦的CITD國際化人才培養與學業規劃大會盛大來襲!
2024青島國際化學校有哪些?該如何選擇?面對海量的國際化學校,可能很多家長都有各種各樣的擇校困惑:不知從何處掌握各大學校的最新招生信息?想為孩子做擇校規劃卻無從下手?怎樣才能
2025上海國際化學校秋招,該如何選擇?面對海量的國際化學校,可能很多家長都有各種各樣的教育困惑:不知從何處掌握各大學校的最新招生信息?想為孩子做規劃卻無從下手?怎樣才能讓
2025深圳國際化學校有哪些?該如何選擇?面對海量的國際化學校,可能很多家長都有各種各樣的教育困惑:不知從何處掌握各大學校的最新招生信息?想為孩子做規劃卻無從下手?怎樣才能讓孩
2025武漢國際化學校有哪些?該如何選擇?面對海量的國際化學校,可能很多家長都有各種各樣的教育困惑:不知從何處掌握各大學校的最新招生信息?想為孩子做擇校規劃卻無從下手?
2025杭州國際化學校有哪些?該如何選擇?面對海量的國際化學校,可能很多家長都有各種各樣的教育困惑:不知從何處掌握各大學校的最新招生信息?想為孩子做規劃卻無從下手?怎樣才能讓孩子成
2025深圳國際化學校有哪些?該如何選擇?面對海量的國際化學校,可能很多家長都有各種各樣的教育困惑:不知從何處掌握各大學校的最新招生信息?想為孩子做規劃卻無從下手?
預約咨詢
電話咨詢
手機版
院校庫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