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學校:教你中等生如何考上牛津:
國際學校網訊,鮑詩穎是一位來自上海的女生,高二時從國內直接申請入讀英國私立中學,她的夢想是考取牛津大學數學系。在國內讀書時,鮑詩穎的數學成績一直處于班***下水平,每次考試只能勉強及格,但進入英國私立中學后,數學成績突飛猛進,幾乎次次考試拿滿分,在今年一月更是順利拿到了牛津大學數學系的錄取通知書。
她寫下這篇學習和考試經歷分享文章:
今年1月初,我有幸收到了牛津大學數學系的錄取通知書,實現了我這個階段的夢想。在此,我想和所有懷揣著同樣夢想的莘莘學子分享我的經歷。
在我完成了高二學習,基本在國內學完了在英國考大學所需要的大部分基礎知識點后,2014年的9月,伴隨著蒙蒙細雨,懷著一定要考進牛津數學系的心,我來到了位于英國坎特伯雷的King’s school開始了A-Level課程。由于A-Level的課時是兩年,這樣相較于國內的三年制高中課程,我還要多花一年的時間才能報考入讀大學。
對于A-Level課程,每個學生在一年被要求選四到五門不同的科目,我的選擇是數學、高數、物理和經濟。由于在開始,我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于是就堅定不移地朝著牛津數學系而努力。在一年各種困難接踵而至,國外學習并非大家所想的象牙塔:語言障礙、飲食習慣、文化差異、思維模式……尤其是在學習方面,生僻詞匯和全新的知識體系,都讓我應接不暇。我穩住思緒,對癥下藥,先從薄弱的詞匯開始,每天積累幾個數學專用名詞,不出一個月,理解方面不成問題。
在知識掌握方面,雖然一年Edexcel的數學(程度大概等同于國內初三到高一數學的一個過渡)不是很難,但我仍然認真地聽老師的講解,做每 一道例題,不管難易,把書上每一道例題都做完,錯誤的地方添加標注。Edexcel的數學分為四個板塊:純數、高等純數、機械數學和統計學,一共有12本 書,一年學6本。我發現英國的數學雖然不難,但知識面很廣,比如國內大學才教授的微積分,在英國高一就會學。
在國內初中時,我的數學成績一直在中下游徘徊,有時才剛剛過及格分數線,滿分100分,我只能考到六七十分左右,但對數學我始終充滿著熱情和喜愛,正所謂“數學虐我千百遍,我待數學如初戀”。當然我也不僅僅滿足于教科書上的內容,我會時不時地翻翻做做我從國內帶過去的教輔書進行對知識的鞏固和理解。來到英國后,我都是朝著滿分的目標努力,數學成績每次考試都能獲得年級一名,而且經常考滿分,這也可能是由于前6年的積累而厚積薄發。
對于經濟這一全新的學科,我也秉承著學數學的理念——“簡單的事情反復做,反復的事情認真做”。每上完一個chapter我都會反復地翻看閱讀 各種材料,做到爛熟于心。記得當時,我在經濟這門學科上投入了多的精力和時間,往往早上6點就會起來趁著頭腦清醒時被一些理論和概念。有時會覺得很煩 躁,但一想到自己的夢想,自己的信念,就能堅持下去。
對于很多中國學生,大部分都會選擇science學科(物理、化學、生物),畢竟這是我們的強項,但我覺得英國教育的優勢就在于對 humanity學科(歷史、地理、文學、哲學、政治)能有很好的詮釋。就像經濟是一門十分有用且有趣的學科,剛開始或許會被一篇篇的essay弄得頭暈眼花,但過段時間,會發現自己的語言水平和對世界經濟的理解有大幅度提高,實用度遠超物理化學,對未來甚至工作上都有很大的幫助(當然理想是做科學家的另 當別論)。
再舉個例子,英國極有特色的一門學科是English Literature,就是類似于國內的閱讀理解。英國人對文化的傳承尤其看重,他們通常都是通過精讀文學著作來對自己國家有進一步的了解,可惜我對語言實在不感興趣,只能放棄了這一良好的資源。
經過這一年的努力,我終獲得了四科平均95分,數學全滿分的成績。其實我想說的是英國A-level一年的數學真的不是很難,但由于很多同學輕敵,反而造成了在簡單意想不到的地方失分。
與同學們一起為慶祝圣誕自制蠟燭橘子
二年,就是申請大學的關鍵時刻,在A-Level考試后所有同學都在放松享受暑假時,我早早地寫好了personal statement,并獲得了老師的幫助和修改。在修改了15遍后,終于達到了自己的要求。其實personal statement并不要求十全十美,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對這門學科的理解。舉個例子,在我的personal statement中我從數學與哲學的方面下手,對邏輯推理有全新的認識(雖然我學的是純數,但在外國導師眼里,思考過程遠比結果更重要)。
擇校方面,由于我有很深的牛津情結,因此當仁不讓地選擇了牛津,其次是帝國理工、UCL、華威和KCL。
牛津和劍橋兩所學校的考試方向略有偏頗。牛津過五關斬六將,先是admission test,通俗一點就是筆試,大約一半的人能獲得面試資格。然后就是面試,一般會有三場面試,但我很幸運地被加了一場,至于面試的準備我接下來會細說。
而劍橋,它會通過personal statement和你的A-Level成績來決定是否給你面試,通常90%的人可以拿到面試資格。面試后會進一步篩選,但別高興得太早,劍橋會給所有的 候選人很高的conditionaloffer(有條件錄取),如果不能滿足他們給你的要求,一樣會被拒之門外。Offer一般包括了語言的要求(雅思四 個7或四個7.5)和A-Level的總成績的等(往往都是A*A*A)。在我們學校,一門學科能取得A*的人數一般不會超過5位同學,由此可見取得 A*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數學這門學科而言,分為兩大派——MAT和STEP。牛津和帝國理工需要MAT成績,其他大學以劍橋為首則需要STEP成績。在入學一年, 我就早早地做好了準備,考了STEP 1,并獲得了Grade 1的成績,這讓我申請其他的大學變得分外輕松。而對于MAT的準備,我則把官網上歷年來的考試題反復做了7遍,再次繼承了“簡單的事情反復做”的學習原 則。很快,我找到了MAT和STEP的區別:MAT更像腦筋急轉彎,需要你的靈光一現;STEP則是奧數競賽,需要你對知識的靈活運用。
對于面試,其實更考驗了你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數字的敏感度,還從側面體現了你對數學的態度以及學習方式。我想說的是,能拿到面試資格的同學 想必在專業水平上都是差不多的,此時更重要的是你的臨場發揮和心態。面試一般是三場,每場25分鐘左右,在這短短的25分鐘里,你要讓導師充分了解你的性 格和學術水平,往往考生都是沖著“在25分鐘里做越多的題越好”這個目標而努力。我之所以說“幸運地被加了一場”是因為我有更多的機會在導師面前展示自 我,那進牛津的機會就更大。
與同學們共進圣誕晚餐
在這個過程中,煎熬的無非是等待,喜悅的無非是幾個月的等待有了結果。在等待的過程中,有些人不知所措,惶惶不安;有一些人積極準備面試, 擺正心態,讓自己處于一個良好的狀態。我很有自信地說我是屬于后者,這也讓在我面試時,絲毫沒有感到一絲緊張,也沒有感到和導師們的溝通有障礙,許是適應 了外國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在做題的過程中,我十分享受和導師的“斗智斗勇”,多問why和why not,大膽地假設,小心地論證。在牛津面試的這幾天,我就像旅游一樣,每天去逛逛街,挖掘一下美食,多多教友,享受著牛津靜謐的生活。終,我也獲得了 成功。
我自認我不是什么天才,后能獲得成功是因為我懷有一個夢想,并愿意為此而努力。只要朝著夢想前進,堅定了自己的方向,不論是繞了遠路還是走了岔路,終有一天你能達到你的目的地。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歡迎點擊【預約看校】咨詢!或電話咨詢:400-9609-559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