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教育專家:什么才是真正的國際教育?“
國際教育應該是在地球村、全球一體化思想的背景下,融合各個國家的較優的育人思想、育人技術、育人目標、教育方針和政策等等關于教育成為終身成長過程中的必要條件,結合不同國家的文化以及歷史背景和傳承,優勢互補,內外相長,實現教育的全球化的概念。”
——上海交大教育集團澳大利亞課程中心師立新校長
上海交大教育集團國際教育學院澳大利亞國際課程中心總校長
上海交大教育集團國際教育學院澳大利亞國際課程中心總校長,加拿大多倫多精英高中中國區校長。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6年新西蘭海外教學及管理經驗,2年加拿大海外教學及管理經驗;2006年在起國內從事國內國際高中教學和管理至今。曾經在大連楓葉國際學校任職多年。2014年在阿聯酋獲得IB課程DP項目校長資格。對IB課程,美國課程,加拿大課程,澳大利亞各州課程有全面的解讀和認知,是國際教育課程的專家。
上海交大教育集團澳大利亞課程中心位于上海市奉賢區八字橋路688號,是由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教育局(BSSS)直接監管和評估的ACT海外學校,并采用ACT(首都堪培拉地區)高中課程。ACT高中課程是全澳大利亞排名一的高中課程,也是澳大利亞官方高中課程及高中文憑證書,還是目前中國境內擁有西方教育法保證的、西方政府官方國家課程標準項目之一。
Q:擇校橋小編
A:師立新校長
Q:您是什么時候接觸國際教育的?
A:我是上個世紀終末期(90年代)開始接觸的,首先是新西蘭的中學教育。在和他們的教師接觸中,我感受到了與我成長過程中不一樣的一種學校教育對于學生評價的不同標準和體系,也就是說并不以學科考試成績論成敗。后來在新西蘭的一些高中從事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感受到了學校大綱在課程教學和學生評價中的高度的統一性和指導性。再后來,我分別又從事加拿大教育體系、英國教育體系和IB教育體系、澳大利亞教育體系的國際教育或者課程的在國內的開辦近20年。
Q:從事國際教育這么長時間,您能把您對國際教育的理解跟我們分享一下嘛?
A:在多年的國際教育經歷中,我現在越來越感到,也在思考的是一個問題:什么是國際教育?
我個人的理解是,國際教育到現在應該有廣義和俠義之分。俠義的國際教育應該就是指IB、A-LEVEL、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等這些以英語或非中文為一使用語言進行教學的具體的教育體系,它在教學大綱的設定、人才評價的標準、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設定和執行都與中國的學校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教育發展到現在,特別是自上個世紀末期,很多國際教育的體系通過在中國境內的合作辦學或獨立辦學,國際教育這個俠義的概念似乎也越來越多的在辦學實踐中融入了很多中國教育較優的內容和思想。
我現在的認知是國際教育應該是在地球村、全球一體化思想的背景下,融合各個國家的較優的育人思想、育人技術、育人目標、教育方針和政策等等關于教育成為終身成長過程中的必要條件,結合不同國家的文化以及歷史背景和傳承,優勢互補,內外相長,實現教育的全球化的概念。當然,其實我們國家早就在教育教育方針中提到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理念本就是先進和符合教育方向的。
所以,我的理解,國際教育更多的是將人的教育做到符合人身心健康的成長,具備終身學習的技能和思想,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類共同進步與繁榮發展理想,懂得包容和借鑒,誠實守信,互幫互助,愛好和平的教育過程。
Q:我們知道,相比A-Level課程、IB課程及AP課程,澳洲課程算是比較小眾的,那您當初為什么選擇從事澳洲課程的呢?
A:首先,澳大利亞的教育質量在當今世界具有一流水準,全國有40多所大學及230多所專科技術學院。其中以澳洲國立、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等為代表的澳洲八大更是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一百強。同時,澳大利亞的學歷資格,被世界各國包括我國所廣泛承認。
其次,澳大利亞高中階段課程體系與中國目前的課程體系設置比較相近,即以語言+數學這兩門核心課程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類(理科)和人文科學類(文科)科目的設置方式,便于中國學生的適應和接軌;
三,澳大利亞的高中階段教育是二年制,11年級和12年級。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在10年級(中國的高一),澳大利亞就設置了學科轉換課程,便于中國學生進入后進行高中階段可課程的準備和接軌;
四,澳大利亞的入學級靈活,一年二次,春秋各一次,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打好基礎為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無論大學或是高中)做好準備;
五,澳大利亞教育中的課程體系設置很人性化和多向性、多層級性的特點為中國學生提供了課程選擇的廣闊空間。比如:國家課程標準+學校注冊課程+校本課程評價學生的模式,使得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有尊嚴的、快樂的享受學習的樂趣”。
六,澳大利亞課程體系中的評價標準的多層級,多維度,是完全與中國應試教育或是某些“洋高考”應試教育的評價,更加全面的反應出學生的真實學習技能;
Q:我了解到澳大利亞的教育是各州政府分別管轄的,相比其他州的教育,我們為什么選擇與堪培拉教育局合作呢?
A:雖然澳大利亞的教育是各州政府分別管轄的,在行政體系上各州略有差別,但基本上教育質量是由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控制管理,所以在澳洲,各校都能保持一個平均但同時又較高的教育教學的水平和質量。
同時,大家可能都知道,各州在完成學生學業水平的測定后,在升入澳洲本土大學或其他國家的大學時,要轉換成ATAR(Australian Tertiary Admission Rank澳大利亞高等教育錄取級別),而ACT(澳大利亞首都地區,ACT
Year
12
Certificate)是直接進入到ATAR系統中的,也就是說更加直接接受教育教學的評估的監控以及反饋;
選擇堪培拉教育局是因為我們獲得的是堪培拉教育局在離開堪培拉地區的“海外學校”,也就是說學生在中國境內就能享受到和澳洲本土學生一樣受澳洲法律保護的教育權利。在中國境內完成學業既可以獲取澳大利亞高中學歷和畢業證書。
堪培拉教育局對于ACC的學術運行進行嚴格的管控,不同于有些國際項目,在實際辦學中處于“脫管和失控”狀態,學生的權益得不到保障,辦學者的權益也得不到保障。
Q:學習ACT課程對我們的學生來說有哪些優勢?
A:
1)節省時間,節省教育投入成本;
2)在國內享受受澳洲教育法的保障;
3)學生畢業后選擇上學的路徑寬廣,可以升入世界范圍內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國際大學(如美國、加拿大、英聯邦的新西蘭、新加坡,以及中國香港特區的大學等等);
5)評價客觀公正,不以考試論成敗,以過程中平時成績的積累加綜合評定出具學生在讀期間的學業成績報告。而不是“一考定終身”;
6)擇校季靈活;
7)澳大利亞大學優質優價;
8)澳大利亞的人文環境、消費水平等適合中國人讀書和生活;
9)課程設置科學實用(完成5門核心課程并通過測評即可畢業);
10)英語教學為一使用語言;
11)本民族的文化(中文)是核心課程之一;
12)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比如鋼琴8級等音樂、藝術、體育等特長)經過評估既可以計入選修課程;
13)中澳兩國間的友好關系是基礎保障。
Q:對于目前中國國際教育的發展,在中西融合的方面,我們應該怎么做?
A: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個人認為:不忘教育的初心和本意以及真實的目的,即為好的教育。中西融和,首先是觀念的融合和思想以及認知的融合。既然是融合,肯定是強強聯合,取長補短。發揚中國教育中的嚴謹的治學作風,提倡西方教育中寬松的學術氛圍,努力實踐和鼓勵學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維,鼓勵學生的創造性和動手操作能力,鼓勵學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重與有愛之心。
與師校長聊了這么多,小編也充分了解了上海交大教育集團澳大利亞課程中心。對于家長困擾的孩子留學的種種問題,小編突然覺得除去三大主流課程之外,澳大利亞課程將會開啟另一股留學熱潮。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歡迎點擊【預約看校】咨詢!或電話咨詢:400-9609-559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