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高中 國際課程不輕松 學術英語能力是基礎!雖然
國際學校擇校熱度有增不減,但隨著家長擇校觀日趨理性,在關注學校教育理念、教學質量的同時,孩子是否能夠適應國際學校的學習、管理模式也成為家長考慮的重要因素。相比傳統公辦校教育,國際學校在課程設置、學習方式等方面都有明顯區別,對在高中階段從傳統教育體系轉入國際教育體系的學生,可能遭遇哪些不適應?為順利度過適應期,學生和家長需要做哪些準備?
家長指南
關鍵詞1 關注過程
國際學校注重培養多元化人才、關注孩子全面發展,而不是將所謂的“成績”作為評價孩子的標準。
北京海淀凱文學校學術校長王實表示,除“分數”外,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社會活動參與程度、興趣培養和發展等都是值得關注的方面,而這些也是不少家長忽略的地方。
與盲目跟風為孩子報輔導班、過度干預孩子成長相比,理想的狀態是孩子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意識到差距主動提升,為自己的未來負責。王實建議家長,更多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去試錯和反思,并在適當的時候及時跟孩子溝通,幫助他們明確自身定位的前提下,自主選擇。
關鍵詞2 擺正心態
傳統學校過渡到國際學校過程中,家長的角色定位很重要。家長需要擺正心態,與孩子平等對話,做孩子的陪伴者。這不僅有利于孩子成長,更是家校配合、保證教育連續性的重要一環。
在現實情況中,孩子進入國際學校就讀后,一些家長容易陷入焦慮。這種焦慮體現在:一方面,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對新的教學形式、作業形式存疑,另一方面,依舊停留在與別人家的孩子“攀比”的階段。王實認為:既然選擇了國際教育,家長應當充分相信學校的專業度,對孩子放任不管或干涉過多都不可取,家長需要承擔起引導者和幫助者的角色。
學生手冊
關鍵詞1 英語能力
國際學校對學生英語能力的要求體現在英語交流、學術英語(Academic English)能力等方面。在浸潤式的英語學習環境中,大部分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能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因此,與英語交流能力相比,學術英語能力培養更關鍵。學術英語能力體現在學術論文寫作、閱讀、總結及詮釋學術文章等方面,決定了學生未來能否應對國外大學的課堂學習、作業、考試。
近年來,雖然不少中國學生依靠刷題、強化突擊取得了不錯的托福、雅思成績,但由于學術英語能力薄弱,在國外留學時陷入聽不懂課、交不了作業、寫不出論文的惡性循環。
“多聽多讀英語才能‘通’,之后準備托福、雅思考試就很容易,而不是本末倒置。”北京新英才學校AP國際中心校長王建強調,英文水平的提升在于平時積累。他也給學生提供了一些提升英語能力的方法,包括暑期參加國內外的全英文夏令營,從興趣出發多閱讀英文原版書籍,如難度較低的同名電影小說等。同時,可以配合相應的有聲書籍,培養聽力。
關鍵詞2 時間管理
習慣了公立學校老師安排作業、家長監督完成情況、補習班老師遠程跟蹤指導的被動模式,剛轉入國際學校,很多事情需要自主安排。
人大附中國際部學生保蕓說:“國際學校的作業不是簡單地‘做題’,需要大量收集資料、調查討論。而且,老師只會提前告知交作業的時間,不會向傳統學校的老師那樣一直督促學生。如果沒有安排好時間,作業很容易堆到一起,不得不拖到后趕工,影響完成質量。”保蕓的做法是制定當日的工作清單,根據事情的重要程度提前規劃好時間。康福國際學校學生史同學則將時間規劃貫穿整個高中階段的學習,“通過繪制時間軸,提前規劃未來一年、每個月、每周應當做什么事,包括何時準備AP考試、何時備戰托福等。”
關鍵詞3 小組討論
國際學校的課堂教學形式豐富多樣,如小組討論、課堂辯論、寫essay、做presentation等等,每位學生都需要積極參與其中。史同學認為:小組討論激發了同學間的溝通能力、領導力、團隊協作能力;做Presentation則讓學生的所有想法及時地輸出。這些已經成為了一種學習習慣。“剛開始大家會羞于表達,老師們會身體力行,引導著學生參與其中,加之學生間相互影響,短時間內適應‘國際化’的授課模式不是問題。”保蕓說。
關鍵詞4 社區服務
社區活動是國際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學校甚至將完成一定時長的社區服務(community service)納入畢業要求。
王建說,學生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去學校或家庭周邊的社區做義工。在社區服務的選擇上,不需要“另辟蹊徑”去一些非洲等國家,只要專注好眼前,持續地投入到社區服務即可。
“參與社區活動重要的目的不是為申請加分,而是通過行動幫助他人,培養社會責任感、公益意識。”王建提醒學生勿忘初衷。
■ 過來人說
先攻克原版教材閱讀難關
●史同學,康福國際學校2017屆畢業生,被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錄取
一般而言,外教的授課語言相對簡單,同學大多能聽懂。困難的反而是閱讀教材。英文原版教材中涉及大量學科的專有名詞,這對中國學生而言是個不小的挑戰。我的做法是,遇到生僻詞匯一定借助詞典及時掌握,堅持一到兩個月,就能攻克閱讀難關。對即將升入國際學校的學生,可以充分利用暑假,提前預習高中課程,緩解學習壓力。
緊扣教材做好預復習
●保蕓,人大附中國際部2017屆畢業生,已被南加州大學等校錄取
教材是學習國際課程的抓手。除部分國際課程體系有配套教材外,各國際學校或國際班會根據教學需求自行選擇、編譯教材。
一般來說,教材會覆蓋教學內容,甚至比課堂教學更加詳細。但授課時不會完全遵循教材,所以要提前做好預習。上課時,如遇到不懂的知識點,要及時記錄下來,課后借助教輔、網絡資源進行補充。
建議學生當日課程結束后,花半小時時間總結,把難點、重點等弄清楚,并整理出筆記以便復習。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歡迎點擊【預約看校】咨詢!或電話咨詢:400-9609-559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