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德研究報告,國際學校的學生們一定要看!我們一直認為,國內學校學生、大學生想要進入世界學校,尤其是英國G5超級精英類、美國常青藤類的學校,孩子不僅要學習非常較優,還要參加很多活動、社團、義工等等。于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
國際學校、國際高中無一不是給孩子提供了更大的平臺和機會,參與到各類比賽和義工、志愿者等等的活動中去。他們不僅僅要在學習上做出很多努力,在參加各類活動時,也要不遺余力做出成績。
雖然我們都明白,國際高中這樣的平臺雖說是讓孩子去留學,但是豐富的項目和活動、寬松的學習氛圍、高效率的學習方法,讓孩子也能更好的成長。但是,不能說在商業和功利性的驅使下沒有辦學者失去教育初心。功利的教育帶來的惡果就是,功利在學生的心中早已建立,做項目、做研究、做公益終都是為了進入學校、終都是為了以后有更大的成就,反而失去了生活的動力和意義,終走上不歸路。
在功利心的驅使下,沒有來源熱情和理想的動力所帶來的壓力會讓許多學生承受不住。這不僅僅是中國教育市場出現的問題,許多國家都有。近些年來,不停的有各類新聞都在訴說著留學生、美國學校學生因為壓力猝死,亦或者找不到人生目標而自殺。沒有人生目標所帶來的自我懷疑比一場失敗帶來的自我懷疑,更讓人無法承受。
近日,我看到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一個項目網站Making Caring Common發了一份報告名為:Turning the Tide: Inspiring Concern for Others and the Common Good through College Admissions專門就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并出了一份分析報告。這份報告的出現,讓一部分常青藤大學開始改變他們的錄取要求,比如哈佛和耶魯就在學生參加的活動中限制數目,只能填寫兩到三類活動。
這份報告仔細研究,給出了大學錄取標準制定三方面的建議。我挑3點出來供大家參考。
【參與社區、公共活動和服務類】
也就是許多學生會選擇去參加各類志愿者、義工等。這一項中的一點:有意義、可持續的公共服務。
這一點中,報告特地強調:他們建議學生能夠參與某項可持續的服務或公共活動中至少一年。這類服務和活動中,報告也特地解釋了,有些學生會選擇一些游戲類的,比如從事高收益性的,或者是去其他國家參與的公共服務且對學生本身的成長沒有太大意義。
報告認為,大學錄取的過程應該非常清楚的告訴申請者,重要的不是活動參加是在當地還是很遠的地方,也不是學生是否在其中扮演leader的角色和位置,重要的是學生是否在某一次經歷中自我成長,從中得到的情感上的、道德的上的意識覺醒,以及這次經歷是否讓學生獲得了某種技能等等。
所以,可以看出,對于許多學生動不動就去哪里做義工、支教這種頂多持續1個月的短期類的公共服務,常青藤大學其實早已看清申請者的套路。
【評估道德以及對其他跨越種族、文化和階層的貢獻的建議】
在這項建議的一點強調了學生是否對自己的家人和家庭有所關愛和幫助也是非常重要的道德衡量標準。二點中認為,大學錄取過程中應該尋找更有效的評估方式看學生是否有一定的道德責任感,以及是否在其日常生活中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并且,這一項建議表示,在大學錄取的標準中更應看重學生在日常中的道德表現,而非一兩次的表現。
【對減少過度的成功壓力、重新定義成功、為經濟多樣化的學生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的建議】
在這一項中,有許多建議與國際高中生、中國準留學生們有著很重要的建議。
1.質量優先,而非數量
這一項中認為,申請中應該簡截了當告訴學生,學生在報告超過兩到三項的可持續的、課外的活動應該是沒有什么壓力的,并且,不鼓勵學生報告一些無意義的活動。
2.注意盡量不要選擇過多的AP、IB課程
招生辦應該傳遞單純的選修過多的AP和IB課程的意義并不會大于在某一些領域中取得具有價值的成就。當然有的學生會因為選修過的的課程而受益,有的選修一些少量的榮譽課程同樣獲得錄取優勢。但是,常見的是,過多的選修課程對申請沒有什么好處。
3.不鼓勵申請中被過度指導
這一項中,報告表示,一些申請者的申請資料和文書被過度的指導,也就是學生經過留學指導中心,文書中過于夸大自己,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又或者是用了太多套路顯得不真實的申請。這樣的申請,顯然這些學校也早就看穿了這樣的套路。報告認為,招生官應該邀請學生和他的家人來看看他們在申請期間所表現出來的道德挑戰。
4.減少考試壓力的選擇
招生辦應該想辦法去緩解學生過度的入學考試壓力,例如SAT和ACT。可以讓學生有所選擇,并且清楚的告訴申請者這些考試在申請中實際占比會有多少。并且不鼓勵學生為了獲得錄取,而參見兩次以上的考試。并且招生辦英國通過所提供的考試數據來看這些考試對錄取所產生的作用,考試分數對于學術表現是怎樣衡量的。
這就是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所發布的報告,這個項目已經運行兩年,并且一些常春藤大學開始修改他們的入學要求來幫助學生減少壓力,讓他們在小學階段、中學階段去尋找自己真正熱愛的領域,并且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關愛他人的道德意識。
報告認為,現今的文化和大學錄取、咨詢顧問、父母依舊許多其他利益相關者終促使學生面臨著巨大的擇校壓力不說,他們還在成長求學路上失去了目標和人生意義。通過改變大學錄取標準或許并不會徹底改變這一現狀,但總歸是個開始,還是一個從常春藤大學的開始。
國際高中的學生和家長要明白為什么要去學校,去往學校讀書帶來的意義是有利于什么,如果答案僅僅是為了私人欲望,那么常春藤大學并不會要這樣的學生,這還不是嚴重的損傷,嚴重的是孩子自己找不到屬于人生的意義,奮斗的意義,功利性的目標終讓他們無法對生活產生足夠的熱情和動力,在巨大的壓力和掙扎之中,終會耗盡學生僅有的那一點沖勁。
國際學校和國際高中辦學者更應該明白,辦學如果只是為了讓學生沖擊學校、為了擇校率,你可能賺夠了錢,但在教育事業上,確是失敗的。優質正規的國際學校、國際高中辦學者一定要有對教育事業的理想、培養較優的人的信念,而好結果好的擇校率,不過是好過程的自然產物。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歡迎點擊【預約看?!?/a>咨詢!或電話咨詢:400-9609-559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钡鹊谝蝗朔Q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