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國際學校從“校中校”的起步
如果站在1988年回望,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那一年改革開放10周年。位于蛇口的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從1979年正式設立起,通過招商引資和制度改革,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拖家帶口而來,其中也包括眾多外資企業里的外國人。
一座城市的國際化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國際教育的需求便應運而生,深圳國際教育的發軔便由此而來。1988年,深圳蛇口出現了頭家國際學校—蛇口國際學校(SIS)。
(蛇口國際學校)
蛇口國際學校的辦學可謂一波三折。一開始學校由CACT、阿科、菲利普斯和阿莫科四家中外合資的石油公司聯合創辦,辦學伊始,規模很小,只有4名學生,一對外國夫婦擔任教師,和現在火熱的國際教育勢頭相比,遠不可同日而語。
更為嚴重的是,建校之初,學校沒有校舍,當時育才學校的創辦人陳難先將育才學校教師辦公區五樓租給SIS使用,在“校中校”的模式下,度過了一開始建校的艱難歲月。1989年,學校從育才學校遷出,搬遷至“蛇口蘭桂坊”的酒吧街里。
(蛇口國際學校)
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后來工業區聯系蛇口鯨山別墅區,在當時低廉優惠的租金下,SIS得以穩定生存和發展,直到現在,學校依然在鯨山別墅區。
蛇口國際學校在艱難中生存和發展,然而,整個20世紀,深圳的國際學校是沉寂的,除了80年代末,由大亞灣廣東核電站法國電力公司開辦的一所法國人學校外,即使是招收外籍的國際學校,似乎也在等待著新世紀的曙光。
因為在1997年國務院發布《社會力量辦學條例》施行之前,即使是廣東省內建校較早、學生較多的蛇口國際學校,也是非法辦學的存在。政策的寬松和時代的需求,注定讓蛇口國際學校走在了深圳國際學校的前頭。
2000年:緩慢起步后的多方探索
新世紀的到來,似乎給一切都帶來了生機,僅僅在2001年至2003年,各類國際學校的雛形已經開始勾畫。先是招收外籍人員子女的國際學校實現了新的突破。2002年,經過考察,科愛賽國際學校從珠海引入深圳,坐落在龜山別墅區,相對低廉的學費和不收取贊助費用的政策,逐漸吸引了大批家長報名。
(科愛賽國際學校)
同年,由加拿大紐賓士域省政府和深圳南山區共同合作創立的深圳南山國際學校成立,建校之初,學校定名為“深圳南山中加學校國際部”,2010年學校更名為深圳南山國際學校,并在2016年正式搬遷至南山區桃園街道龍苑路11號,實現與深圳(南山)中加學校(南山中加學校于2001年就已經建立)校區的分離。
(南山國際學校新校區)
與此同時,社會力量辦學開始逐漸興起,尤其以引進英式教育的國際化學校開始了新的嘗試。2003年,離開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朱源,受朋友之邀南下來到深圳,開始了國際化教育的辦學,由此,中國A-level學校的頭把交椅“深圳國際交流學院(深國交)”開始誕生。另外一所富源國際教育中心(現深圳富源英美學校)也在2002年誕生,一前一后,共同開啟了A-leve課程在深圳的引進和實踐。2004年,深圳首家由中國人辦的美式高中—深圳國際預科學院成立,彌補了當時深圳舉辦美式學校的空白。
![深圳國際交流學院](http://m.nantongyule.com/uploads/allimg/181016/14432HU4-4.jpg)
(深圳國際交流學院)
也是在2003年,民辦學校也開始嘗試國際化教育的辦學,位于寶安區鳳凰山下的東方英文書院,成了首個探索者。和深國交不同的是,東方英文書院國際部率先使用國際通用的IB課程體系,并在2004年得到國際文憑組織授權,成為深圳IBO正式授權的IB國際學校。2003年,對于東方英文書院來說,是大步向前的一年,這一年7月書院創立韓國國際部,幫助韓國中學生來中國留學。
(東方英文書院)
兩年后的2005年,一所真正意義上的韓國人學校(韓國國際學校)開始正式招生。同年,深圳深美國際學校成立,2014年,學校搬入新校區蛇口四海公園旁,新校區毗鄰蛇口青少年活動中心和蛇口體育館,給學生創造了豐富的學習機會。
2005年之后:外籍、公辦、民辦競相發展的10年
經濟的逐漸發展,中產階層的崛起,尤其在一線城市,對國際化教育需求的渴望,催生的國際學校的迅猛發展,尤其是在2010之后,各種辦學力量交織,一時多少國際化學校紛紛誕生。
從2005年開始,春江水暖鴨先知,民辦學校迅速對國際化教育做出反應,原本只做普通民辦學校的學校,紛紛建立起了自己的國際部。2007年寶安區中英公學開始成立國際班,2008年5月,深圳南山中英文學校正式啟動劍橋國際高中招生。也在同一年石巖公學增設國際部,2009年,深大師范學院開設國際高中,并在2011年迎來首批畢業生。
![寶安區中英公學](http://m.nantongyule.com/uploads/allimg/181016/14432L193-6.jpg)
(寶安區中英公學)
這些民辦學校的快速探索,雖然在普通學校的基礎上成立,然而,至今讓他們在深圳的國際學校內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早在公辦學校成立國際班之前,一些成績優異、家庭富足的孩子,就已經陸陸續續開始嘗試高中畢業后出國留學。而真正意義上的公辦學校國際部的成立,可能需要追溯到2008年左右,從2008年開始,深圳廣為人知的幾大學校,包括深圳中學、深圳高級中學國際班、深圳實驗學校AP國際班、深圳外國語學校國際部,相繼成立。
截止到2015年,深圳在高中開設國際課程班的公辦高中達到10多所,其中像深圳中學、深圳外國語學校、深圳實驗學校、翠園中學、育才中學、紅嶺中學等名公辦高中均開設了國際課程班。
![深圳中學](http://m.nantongyule.com/uploads/allimg/181016/14432GS1-7.jpg)
(深圳中學)
國內民辦國際化學校飛速發展的幾年,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因為受到國籍限制,一直保持在穩定狀態,除了2008年建立的日本人學校,幾乎沒有其他新建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而與外籍人員子女相反的是,資本開始紛紛進入這一領域,尤其是2010年以后,國際化學校在深圳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高峰。
2011年,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國際部建立,并于2016年搬入百旺校區,有了自己獨立的國際部,一些后來家長們廣為人知的學校也在這一年建立:深圳城市綠洲學校、深圳福田泰然學校國際部、深圳美中學校國際部等等。
![深圳福田泰然學校](http://m.nantongyule.com/uploads/allimg/181016/14432J022-8.jpg)
(深圳福田泰然學校)
除去民辦學校的國際部相繼成立之外,寶安的曦城協同學校在2011年成立,2012年桃源居中澳實驗學校(原清華實驗學校)國際高中開始招生,2014年位于羅湖的奧斯翰外國語學校成立國際班,深圳展華實驗學校國際部也在同年成立。同時,在南山的博納學校也于當年成立,并在首屆就招收到幾百名學生,這在當時深圳的國際教育發展史上,也屬罕見。
![曦城協同學校](http://m.nantongyule.com/uploads/allimg/181016/14432I404-9.jpg)
(曦城協同學校)
當時間過去10年,2015年在深圳新建的國際學校,有幾所備受矚目。頭一所是萬科梅沙書院,當時,萬科董事長郁亮“拍板”決定,拿出位于深圳大梅沙萬科總部一半建筑面積,用于開辦萬科梅沙書院,且與深圳中學合作辦學,梅沙因此得名。而經過不到三年的發展,萬科梅沙書院通過WASC完全認證,并在首屆畢業生收到超過463封大學錄取通知書,及總共超過一百五十萬美元的獎學金,成為深圳備受青睞的國際化學校。
與萬科梅沙書院一樣,此時新建的國際學校,有著高于其他學校更加優質的硬件條件,典型的如位于龍崗布吉的深圳實驗承翰學校(國際課程實驗校區),這所由承翰教育集團斥資五億元精心打造的高品質國際學校,榮獲中國建筑大獎“魯班獎”,被譽為“最具特色的花園式學校。”
(萬科梅沙書院)
同年,在深圳美麗的大鵬半島,由留學服務起家的瑞得福集團,在大鵬半島建立了一所美式學校—瑞得福國際學校。主打外教特色,全英文、全外教授課模式,受到眾多青睞純英文浸泡的家庭的追捧。
如果現在回過頭來看,2015年另一所學校的建立,可能改變了純外籍學校的格局。那就是2015年建立的貝賽思國際學校。2015年,作為在美國擁有眾多分校的貝賽思學校的中國永久獨家合作伙伴—香港愛圣國際教育集團將BASIS的頭所海外分校落地深圳。
![深圳貝賽思](http://m.nantongyule.com/uploads/allimg/181016/14432M0K-11.jpg)
(深圳貝賽思)
憑借著與美國本土學校一致的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與學術性教學理念的完美融合,深得家長和學生的認可。由此BASIS在不斷斬獲殊榮的同時,也開啟了在中國版圖上的擴張之路,2017年BASIS落戶廣州,杭州、惠州小徑灣分校也在2018年開學。
2015年對于國際學校來說,是飛速發展的一年,同時也是國際學校曲折動蕩的多事之秋。
2015年之后:消失、監管加強與跑馬圈地
2015年之后,深圳國際學校飛速發展的勢頭,卻被幾件意外之事,打破了國際學校圈內的寧靜。
2016年6月2日,一篇《深圳翠園中學"被抓現行",學校成學術作假的直接幫兇?》的文章開始在朋友圈流傳,緊接著羅湖區教育局發布了嚴正的辟謠聲明,否認了此事的真實性。然而,此事帶來的影響,卻波及到了2015年成立的一所國際學校—唯致學校。這所坐落在大鵬新區,頭家以航海為必修課程的國際學校,引進翠園中學國際部的學校,在招生一年之后,卻面臨著停止招生的境遇。
(唯致學校)
由此開始,一部分學校在新建和擴張,另外一部分國際學校卻面臨著關閉的危險,繁榮與危機并存,是這幾年國際學校快速發展的一部分隱患。就在同一年,愛茵德國際學校被為明教育集團收購,原本在月亮灣大道的北大附中國際部,也將校區搬到了原來愛茵德所在的百旺校區。
對國際化教育來說,2015年是多事之秋,2015年年初,深圳教育局發文稱,“公辦學校國際班,沒有“牌照”的公辦學校,從今年起不得再新招國際班學生,而一些公辦學校已存在的國際班,則實施過渡政策,用三年時間逐步“消化”。
至此,為了不侵占公辦資源,公辦學校開始逐漸退出國際教育領域,截止到2018年,深圳只保留了深圳中學、深圳外國語學校、深圳高級中學、深圳第三高級中學四所公辦學校開辦國際班,基本符合不超過5所公辦國際班的規定。
與亂象叢生的教育市場相比,是監管的達摩克里斯之劍懸在了更多民辦學校的頭頂。2015年11月,深圳市教育局召開民辦高中國際課程實驗觀摩交流會,對深圳實施國際課程實驗的民辦學校進行規范和管理。其中重點規范了學校名稱的使用,規定部分學校名稱只能使用“國際課程實驗班”。
這一規范措施的實施,意味著深圳國際教育監管的進一步加強。
同時,隨著資本、人才的大量涌入,一方面是政府在加強國際教育的監管,另一方面優質的國際教育品牌,開始入駐深圳跑馬圈地。
首先開啟擴張步伐的,可能需要回到大連楓葉教育集團,這個以輕資產運營聞名的國際教育集團,在2017年年底宣布,收購伊思頓國際教育投資(深圳)有限公司55%股權。深圳伊思頓龍崗書院于2015年成立。2017年經過收購后,該校區將成為楓葉教育集團在廣東地區布局的高端的一所國際學校。
(深圳楓葉國際書院)
國際教育集團在跑馬圈地,而本土的國際學校也在這幾年如雨后春筍般涌現。2016年深圳珊蒂泉外國語學校正式開學,這所以美國Sandy Spring Friends School 為代表的K12高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國際化學校,在龍崗區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除此之外,在龍華新區的首家定制化學校—厚德書院,也開始招生,這所擁有豐富國際教育經驗的知名國際教育專家何道明擔任校長的學校,從建立之初,就受到了各界對“定制化”教育的關注。
![厚德書院](http://m.nantongyule.com/uploads/allimg/181016/14432K159-15.jpg)
(厚德書院)
2017年,一所與1553年成立的的英國柏朗思學校合作辦學的柏朗思觀瀾湖學校,開始開門招生,孩子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500多年歷史的英倫學校教育資源。而與此同時,傳統好學校之一的深圳外國語學校龍崗國際部也開始招生迎新,過渡校區設立在深圳科學高中,坂田片區的新校區將于2019年竣工啟用。
2017年,還有一所學校的成立打破了坪山新區的國際學校為零的境遇。2017年6月20日,弘金地(國際)學校在坪山區正式揭牌成立,學校是一所以網球為特色的十五年一貫制國際學校。
2018年:新校區、海外學校,新一輪競爭正式開始
如果用兩個關鍵詞形容2018年深圳國際教育的特色:新校區、新學校,兩個“新”將概括這一年國際學校的現狀。 今年1月30日深國交新校區開始在深圳市福田區香蜜湖片區破土動工,意味著這所無數人擠破腦袋都要進入的學校,將在不久的將來迎來新校區。
![訊得達國際書院新校區發布會現場](http://m.nantongyule.com/uploads/allimg/181016/14432K045-16.jpg)
(訊得達國際書院新校區發布會現場)
剛剛過去的8月份,由原來深實驗AP班發展而來的訊得達國際書院,舉辦了盛大的新校區發布會,位于寶安的新校區將于今年12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而2015年成立的哈博國際學校,也在今年,從福田區車公廟的老校區,搬到風景如畫的羅湖區梧桐山腳下。同樣在梧桐山腳下,金安教育集團旗下的華美外國語學校,也在今年迎來首批學生。2004年成立的國際預科學院,也在今年在南山西麗迎來了西麗新校區。
![哈博國際學校](http://m.nantongyule.com/uploads/allimg/181016/14432L1B-17.jpg)
(哈博國際學校)
與此同時,老牌的國際學校也在更新校區,深圳(南山)中加學校、富源英美學校紛紛翻新校園。2018年的秋季剛剛開學,仿佛迎來學生的一切都是新的。
萬象更新,還帶來了更多新的校園的入駐。主打STEAM教育為特色的橘郡美高落地深圳大學校園內,將美國優質的藍帶高中教育資源引入深圳。
自英國首相梅姨訪華之后,英式學校入駐深圳,大動作頻頻。今年8月,擁有185年歷史的英國知名私立學校的首間海外姊妹校—深圳曼徹斯通城堡學校,開始在龍華區大浪街道迎來頭一批學生,高顏值的新校園迅速在深圳家庭中圈粉。
![深圳曼徹斯通城堡學校](http://m.nantongyule.com/uploads/allimg/181016/14432H1V-18.jpg)
(深圳曼徹斯通城堡學校)
而與此同時,知名地產企業萬科,在發布“百校計劃”之后,開始加快了擴張步伐,萬科雙語學校、梅沙雙語學校、萬科梅沙藝術學院,紛紛在今年成立,成了深圳國際教育一顆耀眼的明珠。
與本土國際學校快速發展遙相呼應的是海外國際學校紛紛入駐中國,入駐深圳,英國“九大公學”之一哈羅公學將于2019年在深圳迎新,1400多年歷史英國國王學校頭個海外分校落戶深圳,英國圣比斯公學入駐深圳鹽田。
大量英式學校涌入深圳的同時,首家全球學校—薈同學校,將于2019年深圳校區和華盛頓校區同時開學。
![薈同學校深圳校區](http://m.nantongyule.com/uploads/allimg/181016/14432J448-19.jpg)
(薈同學校深圳校區)
這一年的深圳,時時都是關于國際學校的新消息,而一批批優質的國際教育資源入駐,大量國際教育名師涌入深圳,對深圳家庭來說,這是一種莫大的福利,而對于越來越多的國際學校來說,新一輪競爭才剛剛開始!
結尾
2018年,對于深圳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節點,改革開放40周年,這里的變化可能是很多地方幾代人都無法經歷和感受到的。而如果從頭所國際學校開始算起,這也是深圳國際學校發展的30年,這30年可能因為國際化教育,改變了幾代人的光榮與夢想。
英國首相丘吉爾有句廣為人知的名言,“你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回望過去的30年,國際教育的未來值得我們翹首以待!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給大家的IB國際學校成績排名及廣東省IB授權認證國際學校匯總啦~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歡迎點擊【預約看校】咨詢!或電話咨詢:400-9609-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