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3日,教育部召開的基礎教育專題發布會上,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介紹了義務教育入學工作情況。
對于2019年家里有孩子要擇校的家長來說這次內容十分重要!尤其是對于民辦學校感興趣的家長而言,一起來看看主要的改動變化。
政策解讀,幾個關鍵點:
明年,北京市將取消特長生招生;進一步規范寄宿制招生,城六區逐步降低公辦學校寄宿招生數量和招生比例,到2020年寄宿招生將實行登記派位入學;加強民辦學校招生管理,嚴格按照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切實納入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
1、2019年取消特長生招生2020年寄宿生登記派位入學
馮洪榮介紹,根據學位供給情況和戶籍、房產、居住年限等因素,穩妥推進單校劃片和多校劃片相結合的入學方式,促進教育公平。堅持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對準備實行多校劃片的區域,提前廣泛告知,設立必要的過渡時限,給社會留出合理的預期時間。
在2014年取消共建入學,2017年取消推優入學基礎上,繼續壓縮特殊類型招生方式,釋放更多優質學位用于就近入學,今年各區招收特長生比例嚴格控制在本區初中招生計劃的4%以內,明年將取消特長生招生。城六區逐步降低公辦學校寄宿招生數量和比例,到2020年寄宿招生將實行登記派位入學。按照最近優先原則,保障符合入學條件的殘疾兒童最近入學,體現對特殊兒童的特殊關愛。
2、民辦校與公辦校同步招生民辦義務教育招生當地統一管理
對于部分家長對民辦學校的需求的問題,今天上午馮洪榮介紹說,北京將加強民辦學校招生管理,嚴格按照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切實納入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規范招生計劃、招生范圍、招生方式,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不得考試,不得以各類競賽、考級成績等作為招生依據。
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治理各種與招生入學掛鉤的行為。繼續積極優化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入學規則,確保義務教育入學工作平穩有序。
3、部屬優質校跨區建5個校區新增優質學位達5000余個
馮洪榮介紹說,北京市始終將發展作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推進義務教育就近入學不是一近了之,而是扎實落實政府責任,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千方百計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尋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治本之策,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教育。
北京建立市級優質教育資源統籌機制,委托部屬優質學校跨區在優質教育資源緊缺區新建5個校區,新增優質學位達5000余個。高標準推進城市副中心中小學建設,城區學校一體化學校進駐通州,快速提升城市副中心教育質量。統籌在京高校、教科研部門、民辦教育機構、外教及其他社會力量等多種優質資源支持中小學發展,惠及近270所學校。支持學區制和集團化等區域擴優改革,如東城區遂安伯小學納入史家小學教育集團,西城區涭水河小學納入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4、積極推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普通小學對口直升優質初中
北京加強學段銜接,整體謀劃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堅持資源公平與機會公平雙輪驅動,充分發揮學段傳導和杠桿作用,大幅增加一般學校升入優質學校機會,迅速提升一般學校就近入學吸引力和教育質量。
初中積極推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普通小學對口直升優質初中。建立市級統籌機制,將優質高中招生計劃向一般公辦初中、農村初中傾斜,通過校額到校精準分配,確保學生升入優質高中機會基本均等。建立一般公辦初中升入優質高中機會查詢系統,便于學生和家長隨時查詢,提前三年明確擇校預期,引導就近入學,當年初中新增就近登記入學方式,今年2.4萬學生到一般公辦初中就近登記入學,占初中總人數的24%。
5、各校嚴禁超計劃招生每一個學生入學途徑全程記錄
北京使用統一的小學和初中入學服務系統,將每一個學生入學途徑和方式全程記錄,教育行政部門依據權限進行查詢和監控。實行計劃管理,招生計劃經區教委審定,報市教委備案后錄入平臺,各學校未經批準不得擅自調整招生計劃,嚴禁超計劃招生。入學平臺與學籍系統全面對接,嚴格依據入學平臺確認的入學結果建立新生學籍,杜絕違規二次流動。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歡迎點擊【預約看校】咨詢!或電話咨詢:400-9609-559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