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國際課程前 需要清除的兩大障礙是什么?國際課程,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是隔著一層語言的障礙要再去學習的。今天
國際學校老師就以物理這門比較抽象和需要深入理解的學科講起,希望伙伴們可以舉一反三,在面對其他課程的時候也能得到一些領悟。伙伴們在學習國際課程時,問題也主要存在于兩方面:語言和學科。以下四老師就依次從這兩方面展開敘述。
語言障礙
對于絕大多數中國孩子來說,不管他們的英語底子多好,口語多溜,英語畢竟不是母語,所以很難做到直接用英語去理解和思考。特別是對于從國內教育體系剛轉過來的同學們來說,英語成為了學習中核心的部分。那么,怎樣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英文能力,特別是掃清學科英語和專業詞匯的障礙呢?
“課前做好準備”
很多同學不喜歡預習,其實,這項工作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同學們需要做的是兩件事:
標注生詞
標記疑問
在通讀教材內容的過程中,隨時查找不認識的單詞,但并不是要標注每個生詞,需要標注的是學科專業詞匯。因為這些詞匯是需要準確理解含義,并且可以在回答問題時能夠正確拼寫的。比如說,在牛頓一定律(Newton’s first law)這部分中出現的:at rest,resist,inertia。另外通讀不只是閱讀,要時不時停下來思考,“這部分什么意思?”“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做個標記,在上課的時候才能有的放矢,或者及時提問。接受知識是必要的部分,但提出問題和自己的想法才是更重要的,因為這代表著一個獨立思考的大腦。
“課后閱讀和表達”
這里所說的閱讀和表述也是狹義上的,指物理學科在看書和做習題中的閱讀和表述。建議課后先花10分鐘左右把這一節所學東西梳理整理一下,然后再去完成習題。
做練習本質上是通過思考把所學的東西真正消化的一個過程,所以一定要做到兩點:
獨立完成
認真表述
獨立完成不是說要死死抓住一個問題不放,這樣自然事倍功半;而是說不要思路一卡殼題目稍微一難,不愿動腦偷懶直接問同學問老師。認真表述要求同學們平時就養成良好的習慣,表達是盡量規范完整。對于計算題,先寫出依據的公式,然后帶入數據,運算,得出結果,后加上單位。對于描述解釋類的問題,要按照題目問法條理清楚的回答,每句話主謂賓完整,單詞拼寫正確,特別是專業詞匯。
學科本身
在克服語言障礙后,同學們還要面臨學科本身的問題。很多同學覺得物理很難,自己沒有信心學好。物理學科相對來說是比較抽象,需要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但是我認為多數中國孩子學習理科還是有比較大的優勢。IGCSE和A-level物理課程和我們國內高中物理課程相比有一些差異,考試的側重點也有很大不同。它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內容很多,但是考試難度并不大:考題基本側重于重要概念、定律和公式的理解和應用,問題通常很明白直接,不會饒很多彎,也不需要特別復雜的推導運算。
“注重理解和應用”
針對這個特點,建議同學們在學習中注重理解和應用,而不是死記硬背和瘋狂刷題。具體來說,每學習一個新的概念、公式、定律的時候,目的不是要背出它們,而是要理解其背后的含義和道理。比如,加速度(acceleration)的概念:rate of change of velocity。可以多問幾個問題,如“為什么要引入加速度這個概念?”,“rate怎么理解?”,“為什么是velocity而不是speed?”。如果對每個概念公式定律都能多想想,多問問,一定可以理解好。
“注重知識的應用”
另外,就是要注重知識的應用,也就是和現實生活的聯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
比如,在家庭電路這部分,介紹了live wire,neutral wire和earth wire,大家就可以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比如“接地”的工作原理,落在裸露輸電線的小鳥沒有被電擊?做個愛觀察,愛思考的人,會讓學習變得有趣而實用。后,引用物理學巨人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教育,就是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后剩下的東西。”希望伙伴們能收獲除了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東西,比如邏輯思維的品質,獨立思考和敢于質疑的精神,體會物理簡潔而深刻的美。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歡迎點擊【預約看校】咨詢!或電話咨詢:400-9609-559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