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5 10:22 國際學校網
“堅守教育理想,擁抱時代變革”,2022年10月22日,第五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線下巔峰論壇在上海浦東嘉里大酒店(浦東新區花木路1388號)隆重舉辦!
本屆大會由上海市教育學會指導,中國陶行知研究會、遠播教育集團聯合主辦,中國銀行、上海天華英澳美學校協辦。現場匯聚了政界領導、海內外教育專家、業界精英、教育工作者等100多位重磅嘉賓,以及全國各地的150多所國際化學校。大會引發眾多國內優質媒體平臺火熱報道,共同實時呈現精彩盛況。
作為教育行業內有深度、有廣度、有高度、有溫度的高端教育盛會,本屆IEIC創設四大主題論壇貫穿始終,全程開啟線上同步直播,直擊當下教育痛難點,激辯教育創新與變革,就全球范圍內社會關注的各類教育議題展開深度探討,帶來了一場席卷教育界的年度風暴!
01、基礎教育主論壇
新常態下的教育新變革
“新常態下的教育新變革”是社會各界共同聚焦的重要議題,基礎教育主論壇旨在從教育辦學者、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發,探討新形勢下國內與國際教育發展大計,拓寬教育視野,修煉教育內功,為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夯實基礎、發掘潛力。
論壇伊始,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政協委員倪閩景先生進行開幕致辭。他指出教育是人生大事,也是國家大事,教育者要立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人民發展為中心,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促進教育百花齊放的良性生態。
圖 | 倪閩景先生IEIC現場致辭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尹后慶先生帶來主題分享《新課程背景下學校的新使命》。他高度總結了義務教育新課程的新方向和新挑戰,以素養教育為目標的教學新樣態,指引每一位教育者以及來自學校區院的社會各個層級群體共同支持新課程改革,做教學變革的參與者。
圖 | 尹后慶先生IEIC現場分享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教育集團理事長張志敏先生帶來主題分享《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變革》。其中,他明晰了學習者必須要適應未來社會學習樣態的變化,想要真正構建素養課堂教學,需注重“兩個連接”和“兩個轉化”,實現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的教育理想。
圖 | 張志敏先生IEIC現場分享
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局局長、上海市特級校長何美龍先生帶來主題分享《教育數字轉型的區域實踐》。他提出教育數字化轉型是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組成,也是當今社會轉型的重要組成。他以上海閔行區的教育轉型為例,倡導基于“1258工程”構建教育云平臺,探索教師數字轉型之路,推動教育公共服務轉型。
圖 | 何美龍先生IEIC現場分享
高能分享時刻,教育界的革新“中流砥柱”們紛紛強勢輸出學校教育在課堂、教材、理念改革中的堅守與創新,迭代育人方式方法,引領教育革新思潮。
除此之外,論壇特設圓桌對話-局長面對面環節,和各地政界領導現場連線,打破地域限制進行跨時空對話,就《新課程創新、新教材發展、融合與突破》做深入探討,促進國內課程與教材的正向更迭與發展。
▲***校長、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彬先生
▲中學正高級教師、湖南省徐特立教育獎獲得者、湖南省長郡中學校長翁光龍先生
▲東方衛視大型家庭教育節目《教導有方》制作人方亭女士;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學生處主任劉驍先生
▲著名教育學者、上海交通大學博士、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先生
▲衡陽市教育局副局長賀雪峰先生;濟南高新區發展保障部副部長高一鳴先生;南昌市洪都中學黨委書記、校長黎雪晴女士;
02、公眾家庭主論壇
堅守教育理想 擁抱時代變革
公眾家庭主論壇以“堅守教育理想,擁抱時代變革”為核心,縱看教育發展歷程,橫看國際教育趨勢。論壇中海內外教育理念更迭、教育政策風向解析、教學模式迭代共享、教育行業優秀人才表彰等內容向全社會開放。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陳洛先生作為主辦方代表進行致辭。他見證了IEIC大會以國際視野和創新視角推動國際人才培養的道路,歷時5年,成人達己。同時激昂指出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教育人才要勇于創新,勇于擁抱時代變革,為教育事業添磚加瓦,為孩子們的未來插上騰飛的翅膀。
圖 | 陳洛先生IEIC現場致辭
上海市民辦教育協會會長、上海市人大外事委和僑民宗委主任高德毅先生為論壇致開幕辭。他指出“教育為民,以人為本”,從教育新政的出臺到配套措施的推進,教育改革正不斷深化。教育需要秋水共長天一色的人文意境,也需要家國情懷的建設精神和扎實的實踐能力。學校、家庭和社會需三方協同,為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圖 | 高德毅先生IEIC現場致辭
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主任周漢民先生帶來主題分享《追隨時代 不斷變革》,深化了大會主旨。談及當代教育,他認為須有三個面向——面向社會,面向基礎,面向青年。借由黃炎培先生「鐵的紀律、金的人格」格言,他倡導當代公民走進“二十大”報告提出的重要指示“一個堅持”,即堅持胸懷天下,將論壇精神內核推向新高度。
圖 | 周漢民先生IEIC現場分享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常務副主任胡衛先生帶來主題分享《何以為人——讀人類的終極問題有感》,他基于《人類的終極問題》提供重要啟示:就青少年教育而言,不應只對歷史發展趨勢做被動反應,要領先變革趨勢。在教育的道路上遵循發展規律,重視大腦質量提升,通過發明創造為社會和人類做出貢獻。
圖 | 胡衛先生IEIC現場分享
與此同時,眾多跨界學者、教育工作者聚焦于多維度培養孩子的認知、知識和能力,使其符合未來人才要求而共訴心聲,為公眾家庭指明教育方向。
▲中國科學院院士、半導體物理和器件專家、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褚君浩先生
▲中國登山家、2019年勞倫斯世界體育獎獲得者夏伯渝先生
▲上海市政協常委、上海協和教育集團總校長盧慧文女士
▲平和教育集團 | 上海市民辦平和學校總校長萬瑋先生
▲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常務院長、上海天華英澳美學校總校長、英國阿博茨霍爾姆學校中國區總校長柏萍女士
▲上海赫賢學校小學部中方校長、全課程研究核心專家俞秀紅女士
▲上海阿德科特學校創校校長車艷麗女士
▲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特聘督導陳默女士
▲常州威雅執行校長Paul Silverwood先生
▲上海諾思蘭頓副校長慎安娜女士
▲匯點中國總校長徐卡嘉先生
▲美高教育集團董事長、創辦人方正先生
▲上海諾科學校校長李健先生
▲上海澳大利亞國際高中校長陸賢女士
▲領科教育上海校區副校長康健女士
▲瑋仕集團副總裁、上經貿大-瑋仕振華全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長、上海中華專修學校副校長李燕女士
▲上海常青藤學校校董吳潔先生
▲常青藤融合高中部執行校長兼K12學術總監趙學進先生
▲前調查記者、免費午餐創始發起人、花開嶺慈善基地創始人鄧飛先生
03、兩大平行分論壇
深耕教育專業細分領域
為滿足家庭、學校、教育工作者的多元需求,打破教育藩籬,更好地面對教育路上的不同機遇和挑戰,本次大會特設以下兩大分論壇:
國際化學校建設發展分論壇
該論壇以“洞見本質 · 創變未來”為核心,就新時代下國際化學校的發展趨勢和特色建設等焦點問題分享實踐經驗。
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陸鴻先生作為協辦方代表進行致辭。他提到中國銀行早在五六年前已著力于教育場景研究,立足教育產業,希望未來更好地發揮中國銀行國際化的優勢,服務于學校和家長。
圖 | 陸鴻先生IEIC現場致辭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民辦教育研究所所長、終身教育研究所所長董圣足先生帶來主旨演講《民辦教育宏觀政策走向及應對思考》。他重點聚焦于兩大教育問題:一是教育的宏觀政策動向分析;二是促進國際化學校轉型發展建議。倡導歸到教育的初心使命,把教育作為一份事業,而非盈利產業。
圖 | 董圣足先生IEIC主旨演講
在他的引領下,該論壇的教育者們就國際化學校現有問題與未來發展路徑進行了專業解剖,致力于肩負教育歷史重任,擁抱變化,勇立潮頭。
▲上海光華劍橋校長雷冬冬女士
▲遠播教育集團教育平臺事業部總經理白雪女士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雙語學校校長、上海市特級校長朱清一女士
▲華二紫竹學院總校長毛克非先生
▲宏信教育總顧問、上海浦東新區民辦宏文學校原總校長任國芳女士
▲GE5教育創始人、畢業于牛津大學、牛劍數學類筆試面試領軍人David Cao先生
▲中歐上海校友會親子俱樂部會長、恩摯教育創始人葛敏敏女士
▲上海市浦東新區民辦萬科學校高中校長尹丹女士
圓桌論壇中,眾多校長共聚一堂,共同探討《從校長領導力實踐到學校的內涵發展》。
▲圓桌論壇進行時
▲上海諾美學校執行校長王普先生
▲啟迪教育集團總校長、蘇州市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首批專家、江蘇省初中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金海清先生
▲惠州圣比斯校長王亞賽女士
▲深圳南山區道新學校校長張莉女士
▲上海諾思蘭頓招生辦主任王立思女士
學生生涯發展分論壇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更好地培養年輕一代是強國的重要途經之一。該論壇以“共話人生規劃時刻”為主題,旨在提供符合時代發展需求和個人成長目標的教育路徑規劃。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呂德雄先生為論壇做領導致辭。他指出教育的基本目標在于促進人的生涯發展和全面發展,提升生涯規劃有”四大準則“和”八字箴言“,希望社會各界共同攜手,為學生發展創造無限空間,為國家培養全方位人才進一步提供服務貢獻。
圖 | 呂德雄先生IEIC現場領導致辭
各個生涯階段的教育代表們匯聚一堂,從思維、方法、習慣、國際視野等角度出發,為學生的成長之路指點迷津。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健先生
▲平和教育集團 上海市民辦平和學校高中部副校長徐明先生
▲斯芬克國際藝術教育CEO郝斌先生
▲上海燎原雙語高中國際課程校長季建莉女士
▲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校長李海林先生
▲輔中國際FICC運營副校長盧浩宇先生
▲劍橋文理與劍橋藝術學校總校長、全球董事陳璋鳴先生
▲遠播教育集團國際教育事業部副總經理苗嘉偉先生
▲上海天華英澳美學校運營校長、英澳美藤劍夢之隊遴選官張瑩女士
04、集學術發布與盛典表彰一體
深度、廣度、高度、溫度
主辦方遠播教育集團基于深耕國際教育的十五年經驗,在大會現場重磅發布了兩場學術活動,分享了先進學術研討碩果,將大會熱度推向高潮。
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陸鴻先生、遠播教育集團董事長李霞女士,共同發布《2022中國國際高中入學指南藍皮書》。該“藍皮書”涉獵新時代下的人才培養需求、國際化學校的教育前景及優勢、國際化學校科學選擇的方法論等話題,建立了一套對國際化學校的科學評價標準,符合當代家長的需求和適用性。
《2022中國國際高中入學指南藍皮書》發布現場
遠播教育集團總經理、遠播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鄒宏宇先生帶來《遠播創新人才核心素養測評體系》引人入勝的學術發布。該“測評體系”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專業教研團隊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從學習力、創造性思維傾向、溝通合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五大維度出發,輸出創新人才核心素養的科學有效評估。
《遠播創新人才核心素養測評體系》發布現場
IEIC大會作為一場有溫度的教育盛典,每年都會面向全球國際化教育領域,通過評選、評審、公示等環節,評選出【國際化學校獎項】、【國際教育工作者獎項】、【優秀學生獎項】,在海量參會家長的全程見證下,舉辦【榮耀·星空殿堂】頒獎盛典,為教育行業的中流砥柱榮耀加冕。
2022年度品牌影響力國際學校-上海阿德科特學校;2022年度綜合實力國際學校-上海天華英澳美學校;2022年度新銳標桿國際學校-上海閔行區民辦美高雙語學校;2022年度特色課程豐富獎-上海諾思蘭頓、合肥工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A-Level國際課程中心;2022年度優質教育成果獎-上海澳大利亞國際高中以及平和教育集團丨上海市民辦平和學校;2022年度魅力校園風光獎-宏文學校上海浦東校區、上海浦東新區民辦滬港學校(上海耀華臨港校區);2022年度關愛學生發展獎-上海外國語大學立泰學院劍橋國際中心;2022年度溫暖校長獎-上海市民辦文綺中學國際部·匯點美高校長徐卡嘉先生、上海萊克頓學校執行理事長周曉俊先生;2022年度最具魅力明星教師獎-上海閔行區諾達雙語學校中學部英語組組長·Harry Grace先生;2022年度明日之星-上海諾美學校十年級學生汪若水;2022年度最佳領導力學生獎-上海諾科學校十二年級學生姜至恒、范嘉豪
05、匯聚全球教育資源
為追求進步的人貢獻價值
本次大會匯聚全球教育資源,溝通世界,對話未來,服務學校、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多元化需求。現場特設國際教育資源互動區、素質教育專區、教育裝備專區,打造品質高端的教育之旅。
150+來自全國各地的國際化學校強勢入駐,與會者全程暢享豐富的校方資源。
學生和家長可以在互動區一次看遍眾多國際化學校,與學校招生官面對面交流,細致匹配個性化需求,沉浸式體驗國際化教育。
本次大會聯合眾多優質媒體全程呈現,引發新民晚報、新聞晨報、文匯報、人民網視頻、網易視頻、優酷視頻、愛奇藝視頻、騰訊視頻、搜狐網、網易網、新浪網、騰訊網、鳳凰網、新華網、中新網、上海熱線教育頻道等多家紙媒、網媒深度報道,知乎、抖音、快手、新浪微博、淘寶教育等平臺現場直播,熱度一路高漲。
大會落幕后,主辦方已收到眾多家長的反饋與感謝:希望IEIC在未來能夠持續陪伴公眾家庭的成長,引領國際教育思潮。
至此,第五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線下巔峰論壇已圓滿落幕!
5年風雨攜手,在“思變”和“思辨”中,IEIC已惠及10萬+教育家庭。伴隨智慧的碰撞和多元的交流,本次大會再次為教育界發展注入了中堅力量。讓我們于百年之變局中,繼續砥礪前行,共筑教育未來。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
上海光華學院劍橋國際中心 (簡稱光華劍橋)成立于2011年4月,學校于2018年8月搬遷至浦東新區川周公路2788號,隸屬于光華教育集團,是一所專業從事A Level和IGCSE國際課程教學和考試的國
學校概況 耀華學校上海古北校區 (簡稱:上海耀華古北校區)于2001年建校,已辦學23年,學校隸屬于傳承90+年優質教育的耀中耀華教育網絡。 校區位于上海長寧區市中心位置,開設三年
耀華國際教育學校上海臨港校區 是一所位于上海浦東臨港的國際教育學校,招收6歲至18歲的本地和外籍學生。學校成立于 2015年,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社區。校區坐落于南匯新城,提供從
上海三所耀中耀華系學校上海耀中、上海耀華臨港校區及上海耀華古北校區純外籍K13學校、民辦雙語K12學校、民辦雙語高中,三大類型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上海耀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包玉剛學校 成立于2007年 ,是一所非營利的雙語學校,由包氏家族為紀念愛國愛鄉的企業家、政治家、慈善家,已故船王包玉剛爵士而創建。目前有1600左右名中外籍學生 ,提供小學一
上海包玉剛國際學校 (YK Pao School,簡稱YKPS)是一所非營利的雙語學校,成立于2007年,由包氏家族為紀念已故船王包玉剛爵士而創建。學校位于上海,提供小學一年級至高中十二年制的學
上海民辦包玉剛實驗學校 (以下簡稱包校)是一所開創性而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學校。學校成立于2007年,是一所非營利的雙語學校,由包氏家族為紀念愛國愛鄉的企業家、政治家、慈善家
包玉剛不愧是滬上國際學校中土豪般的存在,校園環境非常之豪華。 上海民辦包玉剛實驗學校 成立于2007年 ,是一所非營利的雙語學校,由包氏家族為紀念愛國愛鄉的企業家、政治家、
預約咨詢
電話咨詢
手機版
院校庫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