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去美國大學學習的一些心得:
上海國際學校小編采訪了一位有機會去美國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學習的同學,他說:我在2013年6月27日登上前往美國的航班。我寒假時候通過不懈努力終于拿到了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summer course的入場券。在經歷了17小時的飛行之后,我在29日凌晨抵達了巴爾的摩華盛頓國際機場。一下飛機我就面臨一個挑戰,找酒店。
我的學校是30日開學的,所以我要幫自己找個落腳點。雖然剛到美國就先花了129刀住了一個晚上,但是這個晚上我完全沒有感覺,凌晨6點入住,中午1點睡覺,二天凌晨1點起床,抱著電腦鬧騰了好幾個小時之后就起身前往JHU了。
記得初到JHU的那天,天上下著雨,我拖著兩個行李箱(被我媽戲稱為“炸藥箱”),一大一小,一輕一重,冒著雨來到了宿舍樓底下。開學一天就是亂啊,形形色色的學生穿行于宿舍樓的大堂,各種宿管都在忙亂。接待我的那個男宿管非常熱情的幫我把那兩個炸藥箱搬到了一個沒人的角落,然后一點點地指引著我去領鑰匙交表格等等。
然后就是一個新生歡迎會,幫我們講講規定啊,鼓勵一下我們啊之類的。但是在這場歡迎會里,我知道了一個讓我心碎的內幕:我的選課(Neuroscience+Biological Molecules)是愚蠢的組合,因為這兩門課程都需要大量時間的投入,而且這兩門課算是難的課程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跟我選一樣課程的人有很多,其中一位美國女生跟我說,他在打電話來學校確認選課的時候跟學校的人說:“我要選Neuroscience和Biological Molecules”結果學校的人回了一句“Don?t be stupid”聽了他這么說,我也只能對自己說了一句:“呵呵”,并安慰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二天,我開始了我的一節summer school的課程——神經學。雖然我已經盡全力在上課前把教授發的PPT看了一遍,但我還是看不懂。結果一節課我就坐在課室里,看著那位頭發花白的老教授,抑揚頓挫,手舞足蹈的在兩個半小時里講完了兩個PPT,然后腦子里記錄下來的容量就只有個蛋。
但神經學的磨爪還遠不止這個,這個教授呢,很喜歡“考試”,所以我們每周一都要考試。而且,我們這門課的成績呢,是全部來自于考試的,所以結果可想而知。這么難的課程,自然會有非常難的考試,然后我的成績自然就呵呵了。不過呢,本人人品比較好,沒有落到掛科的地步,但是也請讀者不要好奇來問我分數,我只會告訴你,我拿到了神經學的學分。到了下午我就開始轉戰生物了,其實,這門所謂的Biological Molecules就是生物化學,而且由于只是Introductory的課程,所以難度自然不很大。
再加上我在來之前就已經結束掉了AP化學的學習,所以這門生物化學課就是幫我把忘記的化學知識連同一些生物知識一起復習了一遍,但是這門課程的教授非常友好,非??蓯邸D阋娺^哪個教授會因為周一你要考神經學而決定把原定的小測挪到周三去嗎?你見過哪個教授會在講解蛋白質的時候一邊跳舞一邊演示“當你把蛋白質扔進水里的時候會發生什么”嗎?你見過哪個教授會一邊上課一邊吐槽自己所教的科目嗎?如果沒有,那就嘗試申請一下JHU,進來嘗試一下這個老師的課吧。
在JUH上課,當然還有一些好玩的活動,例如在一周的周末我們去了Inner harbor, 去領略了一下某艘已經退役的潛水艇的內部結構。
二周的周末一定是這個月里累人的周末了,我跟著大伙去了一趟DC,沒錯,就是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在這里我領略的航天博物館里的飛機和火箭這些航天器的發展史,也去看了高聳入云(其實也沒多高)的華盛頓紀念碑,還去了林肯紀念館門前的越南戰爭紀念碑緬懷了一下逝去的眾多生命,也去了林肯紀念館里面去幫那個巨大的林肯像拍的照。這些天的所有行程,除了從學校到DC,這一段是公車,其他行程均由雙腿代勞,所以這些天算是我這個月里走路走得多的一天了。
三周的周末,我們去了位于賓州的好時公園。這座以好時巧克力為主題的公園除了水上樂園就是過山車,所以對我這種沒帶泳褲的孩子來說,在這里的五個小時就相當于在過山車上坐五個小時,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不敢坐過山車了!
后一周的周末過得比較清閑,我們去了馬里蘭州的首府——安納波利斯,去參觀了現役老的眾議院,除了每個周末都有活動之外,我們平時也會有些小活動,例如說在某個星期四的晚上,我們舉辦了卡拉ok比賽,很多學生都上去一展歌喉,雖然有些絕對是純屬打醬油的,但是玩的還是很盡興的(PS.我絕對不會告訴你,在那個比賽上我拿了三等獎)。另外,我們的樓層宿管是一個心理有些“變態”的萌大叔,他組織我們整個樓層玩起了殺人游戲,要我們悄悄的“暗殺”每天他發給我們的目標。鑒于這個游戲,我們在后兩個星期里,都是在人心惶惶的陰影下度過的。
去了這次的summer school之后,我大的感受莫過于:出門在外一定要學會交朋友。對于我們這些準留學生來說,朋友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去到大學,僅僅是把自己關在宿舍里,過著“教學樓——宿舍”兩點一線的生活,那么你將缺少大學生活中精彩的一部分。我至今仍記得我那個用怪異口氣叫我“兄弟”的美國室友,仍記得在后一晚那幫拿著手機玩了幾個小時“誰是臥底”的中國學生,也還記得那個想盡一切辦法,后成功開通微信跟我取得聯系的阿拉伯學生,這一切的一切都是2013 Summer University給我留下的美好的記憶。
在我離開的那天,天上下著雨,我推著一大一小,一輕一重兩個炸藥箱登上了前往機場的巴士。我樓層的朋友們站在巴士旁邊,一一跟我道別,雖然我在前一天晚上就跟自己說“一定不能哭”,但是當我說出那句不情愿的“再見”時,眼淚還是止不住的往下掉。才剛剛開始適應跟這幫人在一起的生活,轉眼就到離開的時候了。
就在巴士即將離開的時候,我一個重慶來的同學從宿舍樓里出來,我跑下車跟他說了再見。就在我手機即將離開校園wifi的時候,我收到了他的微信,“走好兄弟”。那一刻我已經在車上,雙眼朦朧,腦海中不斷回放在JHU跟這幫新朋友的點點滴滴。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歡迎點擊【預約看?!?/a>咨詢!或電話咨詢:400-9609-559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钡鹊谝蝗朔Q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