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曹文:如何從小培養“有故事的孩子”?
國際學校網訊:隨著世界學校入學競爭愈發激烈,“殘酷的現實”讓不少家長意識到,目前SAT高分、甚至是滿分都已不再是常春藤學校的敲門磚,全球TOP10學校在錄取標準中加了很多軟性要求,學生的特點是不是和學校的學術方向相匹配?學生的綜合素質究竟怎么考核?整體說來,較優的國外大學想錄取的學生往往是有個性的、不可替代的,或者說,是“有故事的人”。
2017年5月6日,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課程中心主任曹文分享了自己與兒子的“國際教育之路”,向家長們講述了她培養一個“有故事的孩子”的經歷。
此次分享也結合了曹教授本人多年的從業經驗,作為北外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她親身指導了眾多較優學子的出國之路,北外國際教育學院也結合中國學生的需求,推出了成長契約、北外學游、北外出國、北外考培、國際課程中心及北外青少英語等教育項目,為4-18歲孩子量身定制的培養方案,幫助學生在科學規劃的指導下成長為具備國際素養的人才,與國際教育無縫對接,讓孩子能夠“真正知道自己的夢想、真心喜歡自己的選擇、真情分享自己的所有、真誠堅守自己的信仰”。
曹文教授曾出版《英語,閱讀是金》《英語可以這樣學》《英語,兒子教我學》等暢銷英語教育類讀物。她游走于學術研究與教學一線之間,作為英國諾丁漢大學博士,既是國際教育實施者,也是國際教育接受者,更是一名國際課程學生的家長。
從小堅持閱讀,實現從繪本到專業原版的積累
作為多年英語教育的專家,曹教授本人也承認,自己原本并未感受到英語閱讀有如此巨大的穿透力,直到英語閱讀習慣潛移默化的改變了她的孩子:曹教授的兒子在小學二年級前往英國游學時,接觸到了人生中一本牛津讀物,從此培養了每天至少堅持20分鐘英語閱讀的習慣。曹教授指出,中國孩子家庭英語閱讀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學前時期將分級繪本用作啟蒙聽讀,小學低年級時跟朗拼讀章節故事書,小學高年級能夠獨立默讀原版的通識書籍,初中時接觸句子更長、文章更長、涉及面更廣的原版學術閱讀,到高中期間根據孩子的學科偏好選擇更為專業的英文原版書,按照這樣的閱讀成長路線,曹教授的兒子正在朝著自己的夢想——英國知名高校的神經學專業前進。
曹教授介紹,如果家長想讓孩子在高中階段讀國際課程,或者在大學階段走到世界頂級學校,英語閱讀必不可少。而她所提及的“英語閱讀”是在家中以休閑形式進行的廣義閱讀。即在舒適的、以興趣為導向的環境下進行的閱讀;在剔除教學法桎梏后,由孩子自主選擇內容的自由閱讀;聽說、聽寫、拼讀、讀寫都涵蓋的大閱讀。
“幫助孩子培養閱讀的能力和習慣并非老師的事兒,而是家長的任務。”曹教授強調,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確認閱讀的量和類:不同時長的閱讀積累帶來的效果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拉開孩子英語差距;而孩子閱讀的內容一定要從故事慢慢轉移到百科、學科、專業。至于閱讀的質,家長好不要盲目判斷,尋求專業人士的診斷是佳途徑。家長還需銘記,此類閱讀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習英語,因此不要總是急于考察孩子,只要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選擇保持20分鐘的閱讀,堅持半年以上,就一定會出現效果。
選擇與國際標準對接的英語課程體系
孩子的出國之路無法繞過的是托福與雅思。耶魯大學的入學要求是托福達到100分,或雅思達到7.0;劍橋大學對于雅思的要求也是7.0以上;不少世界頂級大學對托福和雅思還有小分上的要求。很多中國孩子雖然學習能力超強,但卻總因為英語成績被學校拒之門外。數據顯示,中國學生雅思的平均成績是5.7,低于國外普通大學要求的6.0,更遠低于學校要求的7.0;中國學生托福的平均成績為78分,美國前百大學低入學成績為80分,頂級學校的門檻則為100分以上。
為什么中國學生總是跨不過“語言坎兒”?曹教授認為,根本原因是中國英語教學重點與國際標準的差異過大:國內英語課普遍的教學重點是學習語言知識、忽略閱讀能力、聽說讀寫不均衡發展、長期依賴做題技巧;而國際標準對接的教學重點則要求學生掌握語言能力,進行海量全面閱讀,力圖實現聽說讀寫均衡發展,融入真實交流。一般來講,中國學生國內英語即使學得再好,高中課程結束也只能達到雅思4.5,托福40、50分的水平,因為中國課標的詞匯量要求僅為3500個,遠達不到雅思托福所要求的6000-8000個。所謂國際標準,即國際教育圈內常常提到的“劍橋英語五級考試”。這個外語考試由全球古老的英語測評機構制定,已擁有超過100年歷史。劍橋五級是迄今為止全球唯一一套具有高國際認可度的、專門針對英語為非母語人士開發的系列英語等級證書,被廣泛應用于英語水平等級認證、赴英語國家留學和工作等的英語能力證明,與托福和雅思也都有著密切的對應關系。當孩子通過FCE考試,達到B2程度,意味著他的雅思水平為5.5或6.0,可以用英語在全英文的大學環境內聽懂課程內容、實現課堂交流并完成論文。
以曹教授自己孩子的英語體系的成長路線來看,學前是聽力積累、培養興趣的階段;小學一二三年級實現聽力突破,到小學高年級實現讀寫突破,達到PET水平;初中接觸學術英語,在初三通過FCE考試;直到高中,通過英語學科性梳理,取得雅思托福高分。孩子自身英文體系成長的過程中,英語閱讀的影響必不可少,如果希望孩子將來在全英文的環境下發展,閱讀與體系須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如若孩子的目標并非海外留學,不如讓他將國內課程學好,在家進行英語閱讀即可滿足需求。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課程中心主任曹文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課程中心主任曹文
確定目標課程、國家、大學和專業
對于近年來火爆教育圈的“海外游學”項目,曹教授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送孩子參加游學一定要慎重,不要讓孩子抱著只是外出游玩的目的,特別是中學時期到國外游學一定要在某個學校做一個深度的學習體驗,這能幫助孩子明確自己的內心真正所需所想是什么。曹教授的兒子就是在2014年前往英國參加牛劍夏令營后,明確向母親表示自己希望未來前往英國大學深造的意愿。
知道兒子下定決心要去英國讀大學后,曹教授支持兒子報讀了國際課程。對此,她向家長表示,當孩子明確好心儀的國家和大學后,選擇高中就讀課程就是首當其沖的任務。如果孩子選擇去美國大學,在國內的普通高中上學就沒問題,但要關注三年或四年的成績,甚至要求初三的成績也必須表現較優,因為美國高中是四年制,有時某些學校會格外要求孩子的初三成績;如果孩子選擇去英國的大學,讀普高一般是不能直接入學的,還需在英國或英國大學認可的國外教育機構讀一年預科,為避免這種情況,此時就應選擇可以直接入學的國際課程;如果選擇加拿大、澳大利亞的大學,國際課程被普遍接受,普高的孩子好擁有通過一本線的高考成績。總之,無論選擇如何,學生和家長必須清楚這些學校招生時需要什么,選對高中很重要,認知度、認可度和適合度缺一不可。
此外,在活動中確定未來的專業方向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不少學校高中階段都會組織各種類型的活動,研究類、實踐類、競賽類、課程類,當然這些活動大部分是國際的,英文必須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夠參加。這些活動能夠幫助孩子終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從而踏踏實實一門心思為目標而努力。
結語
在頂級大學的申請中拼成績已經毫無意義,因為所有的申請者的GPA, SAT, AP, A Level,IB、托福,雅思都是無懈可擊的,能夠勝出的孩子應該是真正“有故事“孩子。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歡迎點擊【預約看校】咨詢!或電話咨詢:400-9609-559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