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國際學校創始人金甲辰:有夢想的人是幸福的!正在籌建浙江紹興
國際學校的金甲辰,在采訪中更樂于先談談自己的教育夢。從20世紀80年代迄今,金甲辰在教育領域耕耘已有37年,先后在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培訓機構等任職,如今又回到民辦教育領域打拼,曲折的工作經歷反映出他的堅持,也體現出他超前的認知。近幾年,從公辦學校出來,投身民辦教育的校長和教師較為多見,而金甲辰在2003年就完成了自己的轉變,可以說是思考公辦教育體制弊端,在民辦教育領域尋求解決辦法的先行者。
“夢”是整個專訪過程中,金甲辰提到多的一個字。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后教育發展歷程的見證人,體驗過多種教育模式的他,一直在尋找著一種能夠幫助中國培養出更多棟梁之才的教育模式,這正是他的夢想和追求。
為師兩年,教育成為終身事業
“當了兩年英語代課教師,從此我堅信這輩子要與教育結緣了。”
金甲辰是60后,高中畢業時正是改革開放初期。1980年,剛剛17歲的他就在家鄉做起了英語代課老師。兩年代課生涯,教育便成為他心中一生事業。1984年,他考入杭州外國語學校英語大專班,三年學習后,被分配回家鄉蘭溪市蜀山中學工作,正式進入教育行業。
1988年,金甲辰被調入蘭溪一中任教,開始了15年英語教學生涯。15年間,他在學術研究上取得頗多成就,成為當地英語學科帶頭人。但隨時間推移,他不停在反思:公辦教育是不是實現自己夢想好的途徑?
“這個階段我思考了很多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教育與人才需求的關系、教育與考試的關系、中高考與課堂教育模式演變的關系。我覺得所有這一切之間都有其內在的聯系,社會發展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而中考和高考一直是學校教育的指揮棒。”
在金甲辰看來,中國的公辦教育經歷了“培育有知識的人→培育有能力的人→培育綜合創新型人才”的發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他感受到“公辦教育一統天下”的種種弊端,許多老師和學校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依舊停留在20世紀90年代,無法掙脫應試教育帶給學生的枷鎖。老師和家長,并不關心學生成績以外的綜合成長,想靠公辦教育培養出自己期望的人才,金甲辰不免產生了懷疑。于是,他決定繼續追尋自己夢想中的完美教育。
初碰國際教育,無奈終碰壁
“新生事物,社會接受程度很低,招生發生困難,項目擱淺無奈進入民辦學校工作。”
2003年,金甲辰已在公辦教育體制內打拼近20年,此時的中國,加入WTO,頒布《中華人名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無論政策環境還是經濟環境,都為民辦教育的發展創造了十分利好環境。而在浙江,自1990年以來,民辦教育發展迅速。截止2003年初,浙江省共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9740所,在校生119.2萬人,民辦學校數和在校生數占全國的20%左右,成為我國民辦教育發達的省份之一。金甲辰毅然決定跳出公辦教育體制,開始嘗試民辦教育和國際教育。
初次嘗試,金甲辰選擇了與紹興一家民辦學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通過省教育廳向教育部申請并獲批后,項目正式進入招生階段。但彼時國際教育,并未得到社會普遍認可,招生上遇到了巨大困難,國際教育夢的初次接觸,無奈失敗。
民辦教育中看到希望
實現國際教育夢想的路上受挫后,金甲辰選擇在民辦教育里繼續嘗試。
民辦教育同國際教育一樣,是基于市場需求而產生的教育形式,但在市場所需內容和面向群體上有所不同。民辦教育有別于公辦教育的一套新體系,盡管在辦學機制上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但在制度方面依舊受到公辦教育體制限制。
“民辦教育的前景還是可以期待的,我對民辦教育‘情還在、夢未斷’。”
在金甲辰看來,民辦教育很有希望,只要完成轉型升級,便可打造出一種“普惠、便利、經濟和可選擇”的教育模式,彌補國際教育金字塔頂端下面的空缺。“創新辦學模式、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服務水平、提升教育質量、規范辦學行為”是他給民辦教育提出的建議,結合民辦教育整體法制環境及政策的優化,他認為民辦教育依舊可能是他實現夢想的一種方式。
社會教育中獲益頗多
2006年,金甲辰來到EF英孚教育,暫時由育人轉向社會培訓,他不斷社會實踐,并從中吸取到值得借鑒的經驗。EF英孚教育的辦學理念和管理模式讓他受益不淺,從辦學定位、選址、裝修、做市場、銷售,到教學、服務都有一套嚴密的規范,特別是人才培養、團隊建設、外教管理及運行規則都有明確的成熟的規則可以遵循。這為他實現國際教育夢想,提供很大幫助。
“從社會教育中,我也深深感到其實教育還是要實踐推動、學術引領的,公辦教育行政推動、體制管理的模式對教育的負面影響應該引起警覺。”
夢想成真
在英孚一段嘗試之后,2010年,金甲辰回到自己“情還在、夢未斷”的民辦學校,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教育全球化,讓他能夠盡可能施展拳腳。成立外籍人員女子國際學校、創辦高中國際部、引進劍橋A-Level課程,他在國際教育的道路上開足了馬力,只為實現心中夢想。
“沒有民辦教育的教育體系,算不上完善的先進的教育體系;企圖以公辦教育替代民辦教育的行政領導,算不上是明智的有遠見的領導;認為只有到公辦學校去工作才有前途的民辦教育工作者,算不上是自信的稱職的民辦教育工作者。”
對于國際教育,金甲辰有自己的見解。“不跟公辦學校拼擇校,打造國際化民辦學校”是他為自己制定的方針。在他看來,摒棄公辦教育陳舊固化體制,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結合,創造出一種“新文化”,才是中國教育出路。而這一出路,好的載體就是創辦國際化民辦雙語學校,國際學校可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完美結合在一起,并將老師真正變成“人類靈魂工程師”,而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在這種學校里,才能真正培養出具有多元文化、意識形態、信仰之間相互尊重和相互吸納精神的世界公民。所以,如今他創辦浙江紹興國際學校。
紹興國際學校由紹興聚豐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2.8億元,計劃于2017年建成,2018年正式招生。規劃用地面積66848平方米(100.27畝),建筑面積62086平方米。學校內設有義務教育部(小學和初中)、高中國際部、外籍子女學校(包括雙語幼兒園)。全校共有96個班級規模,教師約250人,可容納2260學生。師生比例1:8,其中外籍教師占比40%。學校秉持“一園兩制”的辦學模式,突出“融合中西精華,打造精品教育”的辦學理念,與國際教育接軌,形成“小班化教學、導師制培養、封閉式管理、開放性教學”的辦學特色,力爭把學校辦成“浙江一流,國內知名,特色鮮明”有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國際學校,成為紹興的一張“精美的國際教育名片”。
“作為教育追夢者,我要致力于發展國際教育事業,這就是我創辦紹興國際學校的根本目的所在。”
整個采訪過程中,我們有幸了解金甲辰懷揣多年的教育夢想,見證了多年來他一步步奮斗的歷程。蘇格拉底說過:世界上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對于金甲辰來說,這句話再合適不過了。心懷任重道遠教育夢,即使鞠躬盡瘁傾盡畢生心血,他也是幸福的。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歡迎點擊【預約看校】咨詢!或電話咨詢:400-9609-559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